2025年7月3日電 在6月30日至7月2日的三天支教實踐中,攜手公益紅領“菁”團隊為后塘河社區兒童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多元教育體驗。通過精心設計的科技、科學、人文、藝術等系列課程,志愿者們不僅傳授知識,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探索與創新的種子。
科技課堂上,電動賽車與爬蟲機器人的組裝成為最受歡迎的環節。當電路連接出現故障時,孩子們沒有氣餒,而是主動探討解決方案;面對"倒著走"的機器人,他們嘗試調整馬達正負極。授課老師感慨:"孩子們展現出的不僅是動手能力,更是難能可貴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抗挫折精神。"

伯努利原理通過"空氣賽跑游戲"變得生動有趣。懸浮的乒乓球、相互吸引的紙張,這些趣味實驗讓孩子們直觀理解了空氣動力學的奧秘。"原來飛機是這樣飛起來的!"一位小朋友在觀察到機翼升力現象后興奮地說道。志愿者們通過生活化的實驗設計,成功點燃了孩子們的科學熱情。
"人生拍賣會"課程帶來了意外的感動。孩子們對"健康""誠信""智慧"等價值觀的純真理解讓志愿者們動容。課堂上高舉的小手、閃亮的眼睛,展現了教育更深層的意義——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對話。
在像素畫和黏土創作課上,孩子們用藝術表達內心世界。志愿者采用鼓勵式教學法,見證了一個個創意火花的綻放。特別是有孩子通過作品傾訴情感時,團隊更加確信藝術教育在人格培養中的獨特價值。

化學課的"彩虹雨"實驗、生物仿生設計、三原色石頭畫創作、樹葉藍曬工藝......這些跨學科課程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做中悟。當孩子們興奮地討論汽車流線型與魚類形態的關聯,或專注調配屬于自己的"彩虹"時,創新思維正在悄然生長。
團隊負責人表示:"這次實踐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教育需要打破學科界限,注重實踐體驗。孩子們在失敗中學會堅持,在合作中懂得分享,這正是全面發展的關鍵。"
志愿者們通過多元化的教學設計,不僅拓展了孩子們的視野,更在實踐中深化了對教育本質的理解。團隊計劃將此次經驗整理成冊,為鄉村教育發展提供新思路。
這場支教實踐生動詮釋了"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的真諦。通過學科融合、實踐導向的教學設計,志愿者們成功激發了孩子們的求知欲和創造力,為鄉村教育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