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意漸濃,“三下鄉” 正當時!河南科技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的大學生 “三下鄉” 社會實踐團隊,在王磊老師的帶領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奔赴黃河流域,以 “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且極具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用青春與汗水書寫新時代青年的擔當。
尋根黃河文化,厚植鄉土情懷
團隊首站踏入三門峽博物館,開啟了一場探尋黃河文化根脈之旅。館內,柔和的燈光下,一件件承載著歲月記憶的展品靜靜陳列,同學們圍聚在講解員身旁,眼神專注而熾熱。他們時而附身湊近玻璃展柜,細細端詳古老的農耕器具,試圖從斑駁銹跡中讀懂先民智慧.面對黃河生態演變模型與民俗文化展示,有人快速轉動手中的筆,在筆記本上勾勒要點,有人則掏出錄音設備,生怕遺漏任何一處講解細節 。從彩陶紋飾里的古老圖騰,到渡口遺跡中的商貿密碼,同學們深刻認識到黃河文化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根基,也更加堅定了用知識助力黃河流域鄉村發展的決心。
扎根生態一線,調研守護家園
隨后,團隊深入河南省天鵝湖等黃河沿岸生態保護區,扎根鄉村生態一線開展植物調研工作。在悶熱的天氣中,同學們穿梭于濕地、林地之間,運用專業知識,對黃河沿岸植物的種類、分布、生長環境進行細致觀察與記錄。他們采集植物標本,分析生態數據,為掌握黃河生態現狀提供詳實資料,用實際行動踐行守護黃河生態、助力鄉村生態振興的承諾。
此次 “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中,同學們以昂揚的精神面貌和踏實的工作態度,生動詮釋了 “社會實踐我先行” 的理念。他們將專業知識與鄉村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為黃河生態保護和鄉村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動能,也在實踐中錘煉了自身本領,深刻體會到 “三下鄉” 活動對于服務基層、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未來,這支充滿活力的 “三下鄉” 隊伍將繼續在鄉村大地上發光發熱,為黃河流域的生態美、鄉村興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