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經濟學院學生會組織20余名志愿者走進雨花睿澤殘障人士服務中心,為心智障礙人士和部分自閉癥群體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數’說心聲,‘統’聚關愛”主題志愿活動。這類人群在認知、社交與溝通表達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發展障礙,難以像普通人一樣自如地學習和理解知識,對數字的認知更是難上加難 。本次活動依托學院統計學專業優勢,以趣味數字教學和互動游戲為載體,旨在提升他們的數字認知能力,傳遞社會溫暖,同時引導經院青年在實踐中深化社會責任意識,弘揚志愿服務精神。

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數字樂園初體驗”中拉開序幕,主持人以日常生活為切入點,提問學員“早晨幾點起床?”“生日是哪天?”等問題,引導他們關注數字在生活中的應用。

隨后,志愿者們借助趣味數字卡片,生動講解一位數和兩位數的讀寫方法,并鼓勵學員們跟讀并用手指比劃書寫。學員們熱情高漲,部分學員在主持人提問前便興奮地喊出答案,現場氛圍溫馨而活躍。

同時,為加深學員對數字概念的理解,活動設置了“小小計數員”和“數字蹲”兩個互動游戲環節。在“小小計數員”環節,起初部分學員對數字順序有些混淆,但在志愿者的耐心示范和鼓勵下,大多數學員能數出不同顏色雪花片的數量。而“數字蹲”游戲則將活動推向高潮,學員手持數字卡片編號,與志愿者圍成圓圈,當主持人喊到對應數字時,該小組迅速站起蹲下并齊聲喊出“數字蹲”,既鍛煉了學員們的反應能力,又幫助他們在歡聲笑語中加深對數字的記憶。

活動接近尾聲時,多位學員主動上臺分享感受,用“開心”“喜歡”“還想再玩”等質樸話語表達對活動的喜愛,一位學員還興奮展示剛學會書寫的數字“7”。學員們質樸的反饋與笑容讓志愿者深刻體會到志愿服務的意義——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陪伴。
本次活動不僅幫助心智障礙人士和自閉癥群體提升了基礎數字能力,更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與接納;同時,經院的志愿者們也在服務中深化了對社會責任的理解,強化專業實踐能力。未來,學院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打造更多“專業+公益”特色志愿項目,引導莘莘學子以所學回饋社會,為構建更包容、更溫暖的數字時代貢獻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