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海洋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調研團隊前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深入土家族婚俗現場開展實地調研,旨在探索土家族文化,推動民族文化數字化保護與傳承。
抵達婚禮現場后,調研團隊立刻被熱鬧喜慶的氛圍所感染。他們看到新郎新娘身著精美的土家族傳統服飾,服飾上的織物色彩鮮艷、圖案精美,繡工細膩,不僅有寓意吉祥的花鳥魚蟲,還有象征著土家族歷史傳說的獨特紋樣。團隊成員們迅速行動,對這些極具特色的織物進行樣本采集,用高清相機拍攝織物細節,記錄下服飾的款式、色彩搭配以及獨特的制作工藝,為后續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一手資料。
在整個婚禮過程中,團隊成員們認真觀察每一個環節,從迎親時的攔門禮,到拜堂成親的傳統儀式,再到婚宴上的特色習俗,每一個步驟都蘊含著土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他們與現場的土家族群眾親切交流,了解這些婚俗背后的歷史淵源和文化意義,還聆聽了土家族的傳統民歌,欣賞了歡快的擺手舞表演。
除了關注婚俗本身,團隊還特別關注婚禮中織物的使用和文化內涵。土家族的西蘭卡普在婚禮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它不僅是新人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還被用于裝飾婚房、制作嫁妝等。團隊成員們向當地的織錦藝人請教西蘭卡普的制作方法,從原材料的選擇、絲線的紡織,到圖案的設計與編織,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此次調研收獲頗豐,團隊不僅采集到了珍貴的土家族織物樣本,深入了解了土家族婚俗文化,還與當地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未來,調研團隊將運用數字化技術,對此次調研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建立土家族織物文化和婚俗文化的數字化檔案,通過線上展示、虛擬體驗等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土家族文化的獨特魅力,為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