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在華夏大地全面吹響,廣西融安縣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將金桔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開始綻放獨有的光芒。為了提高融安金桔的知名度與銷售量并宣傳金桔的歷史文化,使融安縣金黃飽滿的高品質金桔成為當地桔農致富的“黃金果”。南通大學杏林學院金桔智行隊于1月18日至2月13日開展了一場關于金桔調研的鄉村助農實踐活動。

圖1 圖為桔農們采摘果實的場景
活動的開篇,隊員們深知精準把握市場脈搏的關鍵在于消費者的心聲,于是精心設計網絡調查問卷,以此來了解消費者的口味偏好、購買影響因素及包裝對購買決策的影響程度等。他們期望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洞悉消費者的習慣與產品需求,從而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懷揣著這樣的信念,隊員們并未滿足于線上問卷所獲取的信息,他們毅然邁出腳步,實地前往街頭巷尾的瓜果店,仔細考察水果的銷售實況以及消費者的口味偏好。他們敏銳地對比分析出了融安金桔甜度更高、口感更加細膩的優勢,同時也發現了其品牌知名度在強手如林的市場中尚不突出、包裝精美度相較于競品略顯不足等劣勢。但困難沒有擊退他們,隊員們你一言我一語,共同商討,提出加強果實的品控管理、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提高融安金桔包裝個性化程度等系列改進方案。

圖2 圖為隊員向桔農學習種植技巧
隨著實踐的腳步踏入第二篇章,隊員們懷揣著求知若渴的心,追本溯源,力求全方位了解金桔的生長環境、種植技術以及源遠流長的金桔文化。融安縣得天獨厚地處亞熱帶季風區,隊員們踏入基地,在此駐足、閉上雙眼、深呼吸,切實地感受到了空氣中彌漫的濕潤與溫暖,這便是融安金桔色澤金黃亮麗、味道甜蜜細膩的奧秘所在;在金桔種植基地,他們秉著”虛心請教,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理念,化身虔誠的求學者,向桔農汲取豐富的種植經驗。桔農們娓娓道來,講述著如何運用標準化苗木繁育技術,確保苗木品質優良;又是怎樣通過整形修剪,讓每一片葉子都能充分享受陽光雨露等等。聽到這,隊員們興致勃勃地挽起衣袖,踏入松軟的泥土,置身田野,親身學習松土施肥等種植方法。此外,他們還了解到融安縣是一座聲名遠揚的“中國金桔之鄉”,承載著近300年的金桔種植歷史,這背后的文化價值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他們都紛紛表示要將其金桔文化發揚光大。與此同時,隊員們還不忘將第一階段的實踐心得與桔農們分享,站在消費者的視角提出諸如優化采摘后儲存方式、拓寬銷售渠道等建議,助力桔農們提升產品質量。團隊成員將理論與實踐緊密融合,充分感受到了融安金桔從土地到舌尖、從歷史到當下的全方位魅力。

圖3 圖為隊員們向水果攤老板了解銷售金桔情況
活動到了高潮階段,為了讓融安金桔聲名遠揚,團隊成員們充分發揮奇思妙想、精心制作宣傳海報,將融安金桔天然健康的種植環境、細膩無渣的口感以及潤肺止咳、營養豐富的卓越功效一一清晰陳列,用直觀醒目的圖文搭配,讓融安金桔的優勢一目了然。緊接著,團隊成員巧妙借助媒體平臺的力量,將精心制作的海報、實地拍攝的照片以及當地的獨特優勢整合推送,向廣大消費者全方位展示融安金桔的獨特風味和營養價值,以此來推廣融安金桔,讓更多人認識并愛上這顆甜蜜的果實。

圖4 圖為隊員與金桔合作社的合影
此次金桔社會實踐活動,讓付出與收獲成為雙向奔赴。一方面,隊員們憑借所學所思,為融安金桔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貢獻了智慧與力量;另一方面,他們踏入田間地頭、市場店鋪,在摸爬滾打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鍛煉與成長。隊員們紛紛表示,這段經歷點燃了他們隊鄉村產業的熱忱,未來將堅定不移地持續關注金桔產業動態,持之以恒地探索創新助力模式。相信在大家齊心協力的推動下,融安金桔產業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圖/文:楊美夢 覃紫羅 盧思羽/楊美夢 王鑫成 劉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