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含春)為深入了解非遺花燈在旅游節慶中的創新應用,廣西師范大學華燈古韻社會實踐團隊于2025年1月9日至1月12日前往南寧開展了為期四天的實地調研。
一、調研背景:文化與旅游融合下的非遺機遇
隨著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非遺文化作為獨特的旅游資源,其在旅游節慶中的創新應用備受關注。南寧作為廣西的首府,擁有豐富的非遺花燈文化,如何將其與旅游節慶更好地結合,提升旅游體驗,促進文化傳承,成為本次調研的核心目的。
二、調研地點與方法
團隊成員走訪了南寧五個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點,包括百益上河城、三街兩巷、白龍書院、青秀山風景區、南寧之夜。通過實地參觀和現場采訪的方式,深入了解目前南寧花燈在旅游節慶中的應用方式和發展現狀。
圖為青秀山風景區花燈展中的中心燈組“青秀女神” 唐一文 攝
圖為團隊成員在采訪三街兩巷游客,了解游客對花燈的印象與看法。 唐一文 攝
三、調研結果與啟示:創新應用的多維度價值
1.豐富旅游體驗
從各個調研地點的情況來看,非遺花燈在不同場景下的創新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無論是百益上河城的奇幻光影,還是三街兩巷的歷史沉浸,亦或是青秀山的自然人文融合,花燈都成為提升旅游趣味性和文化內涵的關鍵因素。
2.文化傳承新途徑
這種創新應用也為非遺花燈的傳承開辟了新的途徑。傳統的花燈傳承往往局限于特定的節日或小眾的手工藝人群體。而在旅游節慶中的創新應用,使更多的游客接觸到花燈文化,如大型花燈展中,花燈的樣式不再拘泥于傳統的蓮花燈、兔子燈,而是結合當地民俗特色和當今的時代潮流,出現了更加多元、更加奪目的花燈樣式,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前來打卡,從而使年輕一代對花燈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為非遺花燈的傳承注入新的活力。
3.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在經濟層面,花燈與旅游節慶的創新結合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以南寧之夜為例,花燈吸引來的大量游客促進了夜市的繁榮,帶動了餐飲、購物等行業的消費增長。同時,與花燈相關的文創產品也開始嶄露頭角,為地方經濟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四、未來展望
廣西師范大學華燈古韻社會實踐團隊將繼續關注非遺花燈在旅游節慶中的創新應用,通過深入研究和實踐,為南寧的文化旅游發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創新方案。同時,團隊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非遺花燈文化,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圖為團隊成員合照 陳含春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