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春節文化背后深藏的家國情懷等道德價值,龍巖學院經管學院2023級國際經濟與貿易(2)班學生在此次寒假召集少數民族同學和港臺籍同胞組建社會實踐隊伍,赴西藏、新疆、臺灣、香港以及畬族聚居區等地,通過返鄉調研的形式,探尋不同民族與地區獨特的春節文化。

(圖1 團隊成員旦增羅松在西藏與家人共慶春節)
通過團隊成員的實踐,我們了解到,在西藏,藏歷新年與春節雖日期不同,但喜慶氛圍同樣濃烈,人們互道“扎西德勒”,掛經幡祈愿吉祥;新疆各族同胞把維吾爾族熱情奔放的麥西來甫、哈薩克族輕快活潑的黑走馬等傳統民族歌舞,與春節元素巧妙融合,形成當地獨特的春節文化習俗;在臺灣地區,人們保留了迎新春的諸多傳統習俗,逛廟會、放鞭炮、圍爐守歲、互贈橘子,以此傳遞對新年的美好祈愿;香港的同胞們則以盛大的煙花匯演和傳統花市來展現中西文化交融的春節特色;而畬族人民在春節時,則會舉行獨特的祭祀儀式,身著盛裝,以古樸莊重的儀式感恩祖先、祈福來年。

(圖2團隊成員馬可晨在畬族聚居區感受春節氛圍)
不同地域、民族的春節習俗各具特色,卻都象征著團圓、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彰顯著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在此次專項社會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們探尋文化瑰寶,重溫文化底蘊,深刻體會到春節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家國情懷的深厚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