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7月9日,漢江師范學院文學院“武當神韻”非遺傳承小分隊赴十堰市武當山啟動了研究與傳承武當武術非文化遺產的實踐活動。該項目旨在進一步了解武當武術的歷史底蘊及文化內涵、傳承并發揚武當武術。
圖為“武當神韻”非遺傳承小分隊武當山門前合影
武當探秘之行
2024年7月7號,“武當神韻”非遺傳承小分隊滿懷熱忱與敬意,踏上了前往武當山的神圣之旅。武當山,這座承載著千年歷史與文化的仙山,是武當武術的發源地。小分隊成員們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仿佛穿越時光,追尋著先人的足跡,探索著武當神韻。
紫霄尋蹤之跡
其中,在武當山眾多景點中,紫霄宮則是特別的存在。它被明永樂皇帝封之為“紫霄福地”,在朝拜殿左側,武當山開創人張三豐祖師的雕像屹立于此,墻上還有張三豐成道的壁畫,相傳他就是看蛇雀相爭,悟到了武功精髓。
而紫霄殿前這片廣場,就是練太極的絕佳勝地了。小分隊成員們來到紫霄宮欣賞武當子弟們的一拳一掌,在這里,他們親身感受著武當武術的獨特魅力。一招一式,剛柔并濟,盡顯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深厚的哲學內涵和文化底蘊,讓人為之傾倒。
道觀論道之晤
小分隊成員們在一旁默默欣賞武當子弟們的一拳一掌后,便跟隨一位武當道士進行了深入地交流。在武當山的清幽道觀中,成員們懷著敬畏之心,與一位仙風道骨的武當道士相對而坐。他道出武當武術仍存在的些許問題:“今之時代,雖有眾多愛好者,但真正能領悟其真諦、傳承其精髓者,寥寥無幾。吾等當盡力傳承,使武當武術之光芒,不致黯淡。”
圖為“武當神韻”非遺傳承小分隊隨武當道士而入進行交流
石徑解疑之遇
與武當道士交談許久后,小分隊成員們沿著曲折盤旋的山路返回。在武當山的蜿蜒石徑上,我們偶遇一位游客,她目光中透著對這座仙山的敬仰與好奇。小分隊隊長主動上前與其搭話,并從背包中拿出準備好的關于武當武術文化的資料,為這位游客進行了武當武術文化的起源及武當武術的主要流派及風格特點等的介紹,使其對武當武術的理解更為深刻。
圖為“武當神韻”非遺傳承小分隊隊長與游客介紹交流
未來傳承之約
據了解,“武當神韻”非遺傳承小分隊的活動仍在持續。學生團隊在近期集中實踐階段結束后,將利用暑假返家鄉機會,深入當地鄉村社區,繼續開展一系列富有創意與實效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武當武術進社區、進家庭等活動。讓我們一起期待“武當神韻”非遺傳承小分隊的精彩成果,共同見證武當武術的傳承與發展!
此次“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平臺,讓他們在探索武當武術文化的過程中堅定了武當武術非遺傳承的決心,他們要用自己的行動,讓更多的人了解武當武術,讓這一非遺瑰寶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爛的光彩,更向社會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