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周墨 圖/賈宇彤、安周娜、劉洋洋

為了深入了解內蒙古草原地區的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情況,7月26日,草業學院“薪火”實踐團的隊員們來到了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活動。
用心體會,見證草原生態環境的華麗蛻變

在烏蘭布統草原,隊員們通過實地調研,親身感受到了“旅游富民,建設生態烏蘭布統,打造綠色旅游產業”的發展理念,對烏蘭布統的生態環境變遷、草牧業發展以及牧民生活水平改善情況有了全面的認識。大家深刻體會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中,青年一代肩負著責任和使命,要將青春的激情投入到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熱潮中,為實現草原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居民增收的良性循環貢獻自己的力量。
傾聽民聲,揭示發展之利澤于民


社會實踐團的隊員們深入農戶,與牧民們促膝長談,了解了草原防沙治沙的艱辛歷程。牧民們是草原防沙治沙的直接參與者和見證者,劉奶奶講述了他們從植樹造林到草地種植,從防沙治沙到草原覆蓋率的穩步上升的歷程,親歷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李奶奶和大家道出了這片土地的變化:“這些年來啊,我們這邊多了許多草方格和治沙路,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日益改善,不再受風沙之苦。”從李奶奶的話中,大家感受到了她對政府治理工作的感激,以及對美好生活環境的珍惜。
通過與農戶的交流,隊員們感受到了草原生態治理的巨大成就,有效的守護了草原生態,也為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隊員們也深刻認識到,草原防沙治沙不僅是一項生態工程,更是提升牧民生活品質、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
深度梳理,領悟實踐的價值內涵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領悟到,林草興則生態興。周墨說:作為草業學子,一定要學習,要實踐,要創新,更要堅守,要傳承,要發揚,將理論知識運用在實踐當中,為未來草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屬于自己的力量;賈宇彤表示,作為草原兒女,讓我們以草原為紙,以行動為筆,投身于家鄉的生態文明的建設之中,書寫一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時代篇章,讓草原的每一縷綠色都成為我們草業學子不懈奮斗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