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載崢嶸歲月,孕育了可歌可泣的延安精神。為探尋延安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激勵青年愛國情懷,領悟延安精神的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7月18日,長安大學“重溫革命光輝歷程·傳承崇高延安精神”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棗園革命舊址調研學習。重走偉人曾經戰斗和生活過的地方,真切感受革命先輩們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寶貴精神。
棗園舊址雕像
棗園又名延園,院內樹木蔥郁,綠草如茵,“幸福渠”橫穿園林而過。園林中央坐落著中央書記處禮堂,依山分布著5座獨立的院落,分別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張聞天、彭德懷等中央領導的舊居。棗園革命舊址作為國家5A級旅游景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等,吸引著眾多中外游客,是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和革命紅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隊員們在舊址參觀學習
在棗園革命舊址,實踐團隊依次參觀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人故居,進入故居感受往時革命的奮斗歲月,通過墻上的舊時事跡感受中共中央黨領導的無私奉獻精神和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毛主席在棗園開展的“為人民服務”的演講強調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初心使命,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踐隊員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為人民的幸福和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奮斗的理念宗旨。
隊員們在舊址學習交流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讓同學們深刻領悟到了延安精神的偉大意義和價值所在,同學們紛紛表示將把此次學習的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動力源泉,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斷發揚光大延安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實踐隊在棗園舊址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