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來自江蘇科技大學深藍學院旅游管理的“尋夢”紅色實踐團開展了一次特殊的黨史學習活動。這次學習不僅僅停留在書本和課堂,更是一次身臨其境的實地考察。紅色思想不僅是歷史的記憶,更是時代的呼喚,隊伍成員先后參觀了龍華烈士陵園、南通革命紀念館、泰興市革命烈士紀念館、七戰七捷紀念館、周恩來紀念館、大革命時期中共寧波地委舊址紀念館、等多個紅色教育基地,圍繞“革命文化”、“歷史事件”和“革命領袖”深入了解了黨的歷史、革命傳統和英雄事跡。
革命文化的根源:探尋歷史的波瀾與啟迪
追尋著中國精神之革命文化的起源,成員王汝安來到了位于上海的龍華烈士陵園。這座陵園不僅承載著沉重的歷史記憶,更是無數烈士英勇斗爭的見證地。龍華烈士陵園原為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也是龍華革命烈士就義的地方。走進陵園,肅穆莊嚴的氛圍立刻環繞四周。瞻仰著烈士紀念碑,仿佛能夠感受到那些烈士們堅定不移的信念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在這里,王汝安認真聽取了講解員對烈士事跡的詳細介紹,這些烈士們的英勇事跡,不僅是中國革命歷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后人緬懷先烈、學習黨史的重要教材。1949年解放后,這里作為革命烈士紀念地予以保護,成為后人緬懷先烈、學習黨史的重要場所。

在南通革命紀念館,徐如林深入了解了南通地區在革命斗爭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她瞻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感受到革命先輩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犧牲。隨后,朱奕璇來到泰興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再次被這里的革命歷史所震撼。她細讀每一位烈士的英勇事跡,了解到泰興地區在革命斗爭中的重要作用。這些烈士們的英勇事跡,不僅彰顯了革命先輩的崇高品質,也激勵著朱奕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信念。
革命浪潮的推動:歷史長河中的英勇篇章
汪佳意來到大革命時期中共寧波地委舊址紀念館,深入追尋紅色記憶,感悟革命精神。這座紀念館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對后代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在紀念館中,汪佳意仔細觀看了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照片,聆聽了講解員深情講述的烈士故事,汪佳意了解了當時寧波地區革命斗爭的艱辛歷程,也深刻感悟到在艱苦的環境下,共產黨員們堅定信仰、不畏犧牲,為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奮斗的精神。
陳燁走進了七戰七捷紀念館。紀念館內,珍貴的文物、生動的圖片和詳細的文字資料,共同還原了新四軍在抗日戰爭中的光輝歷程。七戰七捷,不僅是新四軍在抗日戰爭中的輝煌戰績,更是全國解放戰爭勝利的起點。這一勝利不僅體現了人民軍隊在劣勢裝備條件下敢于與強敵作戰、善于與強敵作戰的英勇氣概,也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積累的豐富作戰經驗。

革命領袖的堅定信仰:照亮前行道路的火炬
房璜參觀了周恩來紀念館這次參觀學習,不僅是為了深入了解共產黨領袖們的精神思想,更是為了從中汲取智慧,為未來的發展尋找方向。在周恩來紀念館,房璜瞻仰了周總理的遺物和照片,聽取了講解員深情講述的周總理的生平事跡。周總理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一生。他的高尚品質和偉大精神,深深感染了房璜。她深刻認識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時刻銘記歷史,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努力開創美好的未來。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通過本次實踐活動,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黨的光輝歷程和革命精神的偉大力量。這些烈士們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鼓勵青年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團隊成員將繼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