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學農學與農業工程學院舉辦“今逢佳節憶先烈,愿以青春強中華”黨支部活動
在中秋節即將到來之際,為紀念革命先烈,同時增強新一代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懷,傳承紅色精神。9月23日上午,我院研究生第一黨支部黨員跟隨聊城市蒲公英行動志愿者協會王靜會長一同來到侯營鎮王忠祥紅色教育基地,帶領侯營鎮各村的“希望小屋”孩子們參觀侯營革命歷史紅色教育紀念館、紅色村史館。
孩子們集合后,王會長首先給孩子們講了國慶節、建黨節的由來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日期。跟隨王會長,我們帶著孩子們來到侯營村黨史教育基地。在王會長的講解下我們了解到聊城市的革命歷史是由成百上千名烈士用鮮血換來的解放。王會長認真介紹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革命先烈為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英勇抗爭,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孩子們和志愿者們都聽得格外動容。
在這里哪里啊記載著革命先輩們的光榮歷史,值得我們一遍一遍的去學習去感悟。聽王會長說還有很多沒有找到家屬,無法確認身份的無名英雄在戰爭中去世,這里所記載的只是一部分被大家熟知的英雄。而老家就在侯營的“全國最美五老”王忠祥老爺爺曾說過他的心愿就是找到所有在解放前去世的英雄,給他們刻紀念碑,讓世人銘記。但不幸王老爺爺在前些年身患疾病,無法遠行,這些烈士可能來自山東甚至全國各地。王忠祥對孩子們說:“找到他們的希望就寄托在你們這一代人身上了。”孩子們看著年過七旬的老爺爺,眼含淚水。我想這見事會在他們心里種下一顆種子吧,希望這顆種子能茁壯成長。
本次黨支部活動可以是主題教育,讓青少年在中秋佳節紀念革命先烈,是一種重要的傳統文化教育和家國情懷培養方式。通過了解、紀念和傳承革命先烈的精神,可以增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感,傳承革命精神,培養家國情懷,從而使他們成為有擔當、有責任心的新一代!
作者:王雪艷、沈金艷 來源:聊城大學農學與農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