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
在酷熱的七月,燦爛的陽光灑在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臉上。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星火耀陜甘,信仰淬匠心“實踐隊充滿激動地開始了為期七天的暑假“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之旅。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
我們通過前期出征儀式和工作安排培訓后,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行程,我們終于來到了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在莊嚴的紀念館外,一座以習仲助、劉志丹、謝子長三位革命家的雕像映入眼簾,我們肅然起敬,心中涌起陣陣漣漪,久久不能平復。走進展廳,仰頭便看見鑲嵌在上的一面大大的黨旗,貯立片刻,心中悠然生出的敬仰之情。跟隨著講解員,聽著他透徹的講解,看著一件件珍貴的陳列品,仿佛穿越到了當時的歲月,看見了英烈們穿梭于懸座峭壁之間和敵人斗智斗勇,浴血奮戰的英姿和無畏。一個糧斗、一桿步槍、一門假大炮,吃著粗糧,窩窩頭,穿著草鞋,睡著山洞……都表明了當時革命情形的艱難和艱苦。一路參觀一路感慨,也使我聯想到了近期觀看的電視劇《白鹿原》劇中的鹿兆鵬和白林就是早期的一批共產黨員,他們本可以在家里過著好于常人的舒服自在的日子,但是他們卻為了中國大多數人能過上好日子,毅然決然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而在所不惜,這是多么堅定的理想信念,多么高尚的精神品質啊!他們和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都是一樣的,共產黨人都是值得我們這些后人敬仰和學習的榜樣。
走訪老黨員,不忘來時路
在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追尋習仲勛先輩紅色足跡之際,我們來到了南邑村探訪老黨員呂進軒爺爺。當我們走進老人的住處時,發現客廳被老人收拾的如此整潔,各類的物品的擺放都井井有條,而老人正愜意坐在沙發上,仿佛靜待我們的到來。老人今年已經高齡八九十歲了,老人頭頂已經完全斑白,可從他的面容仍能感受到一股精氣神。老人見我們來了,便開始沖我們笑,還激動邀請我們坐下。在交談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呂進軒爺爺作為當地的第一任村支書,在政府機關工作了28余年,為人民做實事。在老爺爺入職的這些年召集群眾,共同建立起了“農機廠”,為南邑村的塊狀經濟定了堅實基礎。通過這次采訪交流,我們進一步的認識到了老一代共產黨員的形象和標準。我們知道自己現在在思想上和黨建理論,知識修養等方面與老黨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而我們也會不斷的向黨員學習,堅持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更好的發揮入黨積極分子的先鋒規范作用。
在這段時間的相處中,我發現每個人的性格都各不相同。我們不能要求其他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強加于他人。無論是從下鄉籌備活動開始,是到整個活動的結束,事情都并非一帆風順。然而,每當遇到問題時,我們總是能夠共同商量,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商量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但我們都能互相解。慢慢地,我也學會了包容和體諒更加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場去思考問題。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更加堅信我們這群富有朝氣的年輕人經歷了“青春實踐”的洗禮之后,依然可以斗滿滿地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將交上一份令自己滿意的答卷。這不僅僅是一次實踐活動,更是一次寶貴的人生經歷,是我們的財富。讓我們的青春在實踐的過程中綻放光彩吧
作者:李嘉瑤 來源: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