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用心”更“貼心”,普法宣講促實效
用群眾聽得懂的話,講群眾想聽的法。“《民法典》絕不是空中樓閣,而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百科全書。”團隊成員說。
實踐團隊深入社區開展矛盾調解、法律咨詢、普法宣傳等法律援助志愿服務活動。同時,團隊成員以社區居民法治需求為導向,以社區居民“急愁難盼”事為出發點,在社區內設立宣講點,通過掛條幅、主題講座、現場解答群眾法律咨詢等方式向居民普及《民法典》相關知識。從知識問答到派發宣傳手冊,從主題講座到面對面解答群眾難題,團隊成員用接地氣的語言和真實的案例向群眾講解《民法典》中涉及老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各類法律知識,將晦澀難懂的法律轉化為淺顯易懂的道理,讓老百姓真正坐得住、聽得懂、用得上。
現場群眾王女士熱情地說道:“這個普法真的太貼心了,我去年在網上買東西被騙了不知道去哪維權,就吃了啞巴虧,我現在知道《民法典》了,感覺是能保護我們老百姓利益的法典,這心里感覺也有個定海神針了。”
讓“知心”更“有心”,普法服務全覆蓋
“我們將定點普法與流動普法相結合,把普法站‘搬’到居民家門口,讓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法律服務。”團隊負責人介紹道。活動期間,實踐團隊成員走進社區,深入樓棟分發宣傳手冊,向居民面對面地傳遞法治觀念,讓法治的聲音進家落戶,真正打通普法宣傳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普法團隊還在實踐社區中心設立普法流動站向過往居民發放禁毒普法宣傳冊。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一個個逝去的生命,團隊成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社區居民講解了新型合成毒品的種類、毒品的危害以及如何辨識毒品、警惕新型合成毒品陷阱等相關知識,并通過身邊真實案例講解涉毒法律后果。活動最后,團隊成員引導現場居民群眾關注“中國禁毒”等微信公眾號,以便了解更多禁毒戒毒方面的知識和新聞動態。
讓“走心”更“入心”,普法講堂有趣味
發揮創造性思維,創新普法宣傳方式,讓普法宣傳既有意義又有意思。活動過程中,團隊結合情景劇、小品演繹、討論會、現身說法等多種活動形式給老年群眾普及生活中的“養老產品”“虛假電話”“保健藥品”等多種騙局,介紹了電信詐騙的作案套路,傳授了常見詐騙手段的預防措施和補救方法等。
一場別開生面的反詐騙情景劇《要不要賠錢》用寓教于樂的方式引導群眾守好自己的“錢袋子”,護住幸福家。同時,團隊還針對未成年群體推出《未成年人保護法之普法小課堂》《小小年紀我不怕》等生動有趣的動畫視頻,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生動鮮活的故事情節、接地氣的表達方式讓未成年人也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法制宣傳在路上,普法腳步不停歇。下一步,實踐服務團將以服務為源頭做好后續工作,深入基層群眾,將“沉浸式普法”與群眾法治教育相融合,不斷推動普法教育走深、走實、走心,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