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國計量大學法賈入規團隊有幸前往阿里巴巴進行調研。
阿里巴巴是一家以創新為核心的互聯網企業,涵蓋了電子商務、云計算、數字媒體及娛樂等多個領域,在此次的探討過程中為本團隊提供了很多寶貴的的經驗和建議。
本團隊圍繞電商合規問題,從“何為合規”出發,與淘天集團知識產權負責人陳彥展開討論,對本項目后續發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負責人將電商合規分為法律法規和平臺規則兩個方面,強調商家違反平臺規則并不一定違反法律,但平臺規則和相關的法律法規是有重合的部分,商家正常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僅要不違反法律法規,還要遵守平臺的規則。電商平臺為了幫助商家合規,會將法律法規進行細化拆分,使之成為清晰明了的平臺細則,因而更容易落地落實。
經負責人介紹,我們了解到阿里巴巴在促進電商合規的努力大致分為兩個方向。一方面是幫助商家,平臺向商家提供相關的合規培訓,力求減少商家因認知不足而違規的情況。阿里不僅有關于平臺規則和法律法規的培訓教育,也在商家如何面對職業打假、惡意索賠上提供專業建議。另一方面是完善的商家處罰機制,其中最重要的不是“一棍子全打死”的“一刀切”式處罰,而是如何對商家是否違規、違規程度、初犯再犯情況等,做出差異化、精細化、程序化、規范化的處罰。負責人表示,在商家受到訴訟時,平臺常受牽連,在經過商家和解、平臺調解、12315介入解決等措施之后,小部分客戶的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這些客戶最終選擇訴訟,這對商家和平臺都有不小的影響。因此將項目落地運用于商家合規工作中,以低成本的途徑盡可能多的有效解決商家問題,助推平臺治理和線上營商環境,也是本項目所力求。
另外在交談過程中,淘天集團知識產權部門的江秋、雅旋向本團隊提出意見,認為本團隊應該清楚項目服務的客戶群體的類型和規模,項目可以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是否可以減少商家在合規問題上投入的成本,提出項目需要有一套標準化的模板,去解決大部分的合規問題,需要有標準化的治理方案;同時提出項目如何吸引商家使用,如何避免客戶與合作律所繞過平臺私下合作等,需要平臺取得客戶群體的信任,及時地為客戶提供有效的幫助,即需要有經營一個平臺的思維。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這次對電商合規問題及項目可行性的探討過程中,本團隊可以說是受益匪淺,這次的社會實踐為本項目由理論性轉向實踐化提供了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