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延安城東五公里的橋兒溝的魯藝舊址,是中國共產黨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會址和魯迅藝術學院舊址,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藝術學校。為了更好地深入了解和學習魯藝精神,2023年7月17日至19日,西安石油大學“與黨同心”實踐團在張建高與聶康晨兩位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前往延安魯藝舊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藝術喚起人們的使命
7月17日上午,實踐團走進中國共產黨第六屆中央委員會擴大的第六次全體會議舊址,跟隨講解員的腳步,感受到了85年之前共產黨員們提出的先進思想以及首次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17日下午,實踐團來到了音樂系舊址冼星海之家,其妻子和女兒在1940年在此居住,鏗鏘有力的《黃河大合唱》不禁在耳畔響起,音樂在當時那個年代,不僅可以使人放松,更堅定了人們保衛家園的信念,直到今日,每每聽到都會使人肅然起敬。隊員們表示,傳承革命精神、守護家園是吾輩青年義不容辭的使命!
藝術的的靈感來自生活
18日,實踐隊來到了文學系舊址,天主教堂和石窯洞映入眼簾。1938年毛澤東等人聯名公布《創立緣起》,指出“藝術、戲劇、音樂、美術、文學是宣傳鼓動與組織群眾最有力的武器”。魯迅藝術學院在文學方面的重視可見一斑,學院的名字就是由文學家魯迅命名,單獨設立文學部,跟隨著講解員的腳步,隊員們身臨其境陶醉于文學之中。隊員們意識到提升自身素質,文學的造詣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也是新時代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有力的一把武器。
新的思想造就新的群體
19日上午,雖然在魯藝舊址學習實踐已悄然接近尾聲,但是實踐團隊員們依舊熱情高漲。新時代的延安,新時代的青年,隊員們紛紛表示,吾輩青年定當創造新的高度。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多加了解藝術知識,提高自身素養,讓魯藝精神代代相傳。

前人的經驗值得學習,藝術的探索永無止盡。實踐團的隊員們通過這次旅程,了解到了在革命時期人們對藝術的向往并不斷追求的決心。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要做追求藝術的傳承者與踐行者,要把追求藝術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聯系在一起,要在這個可為的時代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