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7日,西華師范大學“萌芽”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閬中市江南街道田公社區進行“產業振興”調研學習。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西華師范大學多個學院的教工黨支部都和田公社區黨支部進行結對共建,助力鄉村振興。本次我們實踐隊跟隨田公社區黨支部副書記一起走訪了田公社區的黃花地、李子園、產業路、試驗田,探索田公社區的鄉村振興之路。
我們實踐隊當天上午從閬中市區出發,坐上面包車向田公社區駛去。下車后,我們走了很長的一段不斷升高且回環曲折的路才走到了田公社區黨支部。我想,他們也一定是走了很長的路才把田公社區建設起來的。
進入社區后,田副書記(以下簡稱田叔)帶我們進入休息室開了一場小型座談會。我們實踐隊隊長先問起了當地的特色產業,田叔回答道:“我們這的特色產業是李子,李子的品種有很多,像五月脆、青李子、玫瑰李……農民們很辛苦的,上午灌溉,下午采摘,凌晨兩點鐘就挑著李子走十多公里路去賣,好在現在成立了專合社來幫忙分銷……”說起田公社區的李子,田叔滿臉都是幸福的笑容。在前些年,一斤李子換一斤糧食,好在后面統一砍掉雜樹去種李樹,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找到了田公社區的產業振興之路,提高農民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等的過程中的地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當前推進農村產業升級、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

圖為田副書記在和實踐隊員們開座談會。通訊員 劉周悅 供圖
座談會結束后,我們跟著田叔來到了田公社區的李子園,田叔非常熱情地讓我們隨意摘來品嘗。雖然田叔說已經過了李子采摘的季節,但是我們仍然望見蔥蔥郁郁的李子遍布山野,肉甜多汁的李子掛滿整個枝頭,是收獲,是滿載,是希望。在這里的每一顆李子都是百“李”挑一,從修枝到開花最后結為脆爽清甜的果實,經過了幾百個日夜的精心呵護。我迫不及待地摘下一顆,甜蜜、細膩、多汁,我感受到了夏季的熱情。當我真正嘗到田公社區李子園的李子時,我終于理解了田叔在座談會上幸福且驕傲的笑容了。

圖為實踐隊員們進入李子園觀察“玫瑰李”。通訊員 劉周悅 供圖
從李子園出來后,我們跟隨田叔來到了田公社區的水稻試驗田。大片的稻田映入眼簾,一望無際。田叔說:“這片水稻試驗田有1800畝,現在正在修繕排灌結合的系統。”微風拂過稻田,稻穗悠揚,掀起陣陣漣漪。我們站在麥田中,靜靜聆聽稻穗碰撞的聲音,那是希望的回響。對于農人們來說,最香的香味便是稻穗的香味,最大的喜悅便是豐收的喜悅。稻花香處,便有了我對那位有“禾下乘涼夢”的老人的懷念,我們一定要把飯碗牢牢地端在中國人的手里。

圖為成員們跟隨田副書記走在試驗田中。通訊員 劉周悅 供圖
數千年的農耕文明,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新時代發展中大國,糧食安全,念茲在茲。雖然時代發展的洪流滾滾向前,但仍有一部分人堅守在農村,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田公社區通過產業振興,不僅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還為糧食安全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圖為實踐隊員們于田公社區的合照。通訊員 劉周悅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