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鄉村振興落實到生態保護、鄉風建設中,將紅色教育融入“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為了讓大學生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同時感召鄉村建設的特色之路,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長安大學“薪火‘鄉’傳葆初心·紅色文化助振興”暑期社會實踐隊積極帶領學生奔赴鄉村進行實地考察,讓學生在拓展“大思政”格局中增強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7月14日一早,實踐隊員們前往大峪國有生態林場進行參觀學習。大峪國有生態林場將森林防火工作、黨建工作、安全生產工作等切實落實到位。在林場內部,實踐隊員們隨處可見對于森林防火的標示牌,“森林防火,人人有責”“讓綠色的旋律環繞”等。林場始終堅持大峪片區“一盤棋”思想,切實履行好各自職責,并強調出現新增問題時,要夯實責任、牢記使命,始終保持對黨的忠誠性,凝聚共識,強化思想引領,不斷筑牢思想信念,砥礪前行做好林場各項工作。


夜幕來臨后,實踐隊員前往雁引驛進行街坊。街道兩旁停滿了玩具小攤、小吃小攤、飲料小攤等等。各色的吆喝聲此起彼伏,附近的村民都來到雁引驛歇腳乘涼、跳舞娛樂,下棋博弈……實踐隊員對村民進行隨機采訪,詢問了他們當地人的生活狀況、家里小孩受教育情況等等,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文娛生活更是豐富多彩,雁引驛切實做到不斷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街道周圍的村民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雁引驛攤販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雁引驛廣場舞領舞員
石碴路變水泥地、旱廁變沖廁、臭水溝變清水流、枯地變綠茵,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改變了村莊老大難問題。產業、文化、民俗等鄉土文化的發掘讓村莊顏色更靚、底蘊更深、情懷更濃厚。長大學子在探尋村莊的路上,將繼續用好社會實踐,不斷上好鄉村這堂“思政大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