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廣西職業師范學院“鄉約盛夏,情滿桃源”實踐團來到忻城縣桃源村,開展入戶走訪活動,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底蘊,了解桃源村的歷史發展,與當地村民親切交流,感受鄉村文化的魅力。
桃源村所在的忻城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區,在秦代時就屬于桂林郡轄地。桃源村是該縣的一個重要村落,其村民主要由壯族、漢族、瑤族等6個民族組成。在桃源村,主要的支柱產業包括桑蠶種植、糯玉米和育肥牛等農業生產。其中桑蠶種植業是當地重要的傳統產業之一,養蠶技術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為村民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壯語是桃源村居民交流的主要語言,壯語中蘊涵著豐富的壯族歷史文化內容,也是壯族先民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
在走訪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們被村里古老的建筑和石板路所吸引,桃源村的街道鋪設整齊,路面平坦而干凈。村民們定期清掃街道,清除落葉和雜物,保持道路的整潔。這些古樸的村落風貌見證了鄉村的歷史變遷和人民的辛勤勞作,散發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古老的建筑讓人感受到了鄉村文化的深沉和純樸。
在走訪中,實踐團成員們有幸與桃源村的老共產黨員進行了交談,了解得知,這位老共產黨員已經入黨40多年了,老共產黨員分享了她親身經歷的革命歲月和鄉村發展的艱辛歷程,她見證了桃源村從過去的貧困到現在的繁榮發展。通過與老黨員的對話,實踐團成員們了解到了桃源村的歷史發展過程,以及共產黨員們為鄉村振興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在走訪過程中,實踐團成員進入了一些村民家中發現了村民家中的一些老物件。如古老的時鐘和陳舊的照片。這些時鐘和照片見證了家庭的歲月流轉,記錄了鄉村人民的生活瞬間和家族的傳承。其中,在另一個老黨員家中發現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是一張人大代表的老照片。這張照片記錄了這位老共產黨員曾經擔任人大代表的時刻,展示了鄉村人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和責任感,這張照片見證了他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和執著追求,也展現了鄉村參與民主決策的重要性和價值。
在深入桃源村考察以及入戶走訪的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桃源村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并表示會認真學習,講好鄉村故事,弘揚鄉土文化,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