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迎來了黨的一百零二歲生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為102年前陷入黑暗的中國大地帶來了光明,解救中華民族于水火之中,并不斷朝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為深入開展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時代青年,我們“尋星火起源,繪生態畫卷”社會實踐團來到了位于長沙的橘子洲頭景區進行參觀學習。
循著步道走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纂刻著毛主席在1961年重新手書的《沁園春–長沙》的詞碑。透過詞碑上蒼勁有力的字體,我仿佛能感受到青年時期的毛主席在橘子洲頭,眺望湘江時表現出來的那種“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宏偉理想和樂觀自信、魅力非凡的胸襟、氣度。而“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形象地描繪出青年所特有的躊躇滿志、意氣風發、自由奔放的胸襟。“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也都展現了當時青年們對國家大事的關心、對是非的明辨,尤其對當時軍閥官僚的蔑視,他很巧妙地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了這些文字上。因此,當我們朗誦完詞碑上的詞句后,我們內心的澎拜久久不能平息,對革命先輩的敬仰油然而生。同時,一個問題突然出現在我們的腦海里,那就是我們該如何成為一名有理想、有擔當的時代青年?

圖為橘子洲景區內《沁園春•長沙》詩詞碑
跟隨著團隊的腳步繼續向前,在一片巨大的草坪中,我們看到了一組宏偉的雕像群。這五位先輩(分別為:向警予、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肖三)的石像昂首佇立,面對滾滾湘江,似有吞吐天下的氣勢。從團隊指導老師的講解中,我們逐漸了解到他們的事跡。在那個年代的他們也經歷過許多的挫折,但他們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反而更堅定了尋找新出路的決心,并為之奮斗一生!我們從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先輩們的雄心壯志和為國分憂的天下情懷。同時,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被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打倒或被嚇退,要勇于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無懼風雨侵襲,勇毅前行而不怕風高浪急,認真學習、刻苦鉆研、打好自身基礎,練就過硬本領,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為社會實踐團成員在觀看橘子洲景區誰主沉浮雕像群介紹

圖為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在參觀誰主沉浮雕像群中的毛澤東同志與蔡和森同志的雕像
在橘子洲頭的盡頭處有一座巨大的偉人雕塑。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坐落于望江亭以北,面向東南,以1925年青年時期毛澤東形象為依托,雕塑高32米、長83米、寬41米,這每一組數字背后都暗含著深意。其寓意是毛主席在1925年時是32歲,享年83歲,執政總 41年,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偉人藝術雕像。該巨型雕像以強烈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與橘子洲景區里的自然景觀完美融合在一起,突出表現了偉人青年時代胸懷大志、風華正茂的雄偉氣概。歷史雖已過去,但留下的精神仍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團隊在參觀學習環節結束后,緊接著在景區里開展對游客們關于環保、法律等方面的認知度進行了調查,并開展了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科普活動。向景區的游客們表明我們的來意后,他們都很熱情地配合我們,這極大鼓舞了我們服務社會的信心。作為一名黨員,團隊的成員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教育的講話精神,所思所想所學與三下鄉實踐活動相結合,發揮我們的學科特色,以自身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力量,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學習到一些在課堂上、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不斷地提升自我能力,以更好的姿態服務社會、服務同學。

圖為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在觀看橘子洲景區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簡介

圖為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在橘子洲景區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