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銀行
從協同治理的視角看,不同的管理主體處于同一網絡中,創造了互動、依存且共同分擔風險的環境,建立了維護公共利益的結構化管理模式。該理論在很多領域中得到應用,是以多樣化的參與主體協同合作、共同治理為基礎的理論研究,解決了政府及社會管理過程中的許多難題。經過多年探索,我國的協同治理研究已具備一定規模,基于社會多樣性的發展趨勢,研究內容相對寬泛,研究角度相對豐富,涵蓋了治理的主要方面。現階段,協同治理最常用的領域是公共服務以及社會事務管理。“時間銀行”的運行模式決定了它無法由單一部門長期可持續地推進發展,強調多元主體的參與,如政府的支持,社會組織的協助,商業銀行、互聯網公司的技術支撐,新聞媒體的宣傳和推廣,公眾的參與等,實現“時間銀行”建設協同治理有助于為協同性治理理論提供實踐方案。
從積極老齡化理論的視角看,“時間銀行”能使老年人發揮優勢特長,產生積極老齡化效益,構建互幫互助互惠的社會關系。所謂積極老齡化理論,主要是強調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提高健康保障,并使自身發揮最大效能的過程。“時間銀行”基于互助養老的形式,能使老年人互惠互利,為彼此提高晚年生活質量、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了實踐模式。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視角看,“時間銀行”能夠使老年人實現自我價值,其弘揚的互助概念滿足了人們對自我價值進一步提升的需要。現如今精神文明層次的需求被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重視,“時間銀行”的參與者在開展互助的同時,自身的特長和優勢也能得到發揮,社會人力資源得到二次開發。參與者通過“時間銀行”豐富了自身的晚年生活,能與其他不同年齡段的人互愛互助,有利于社區內鄰里關系的和諧及互相獲得認同感。“時間銀行”使老年人提升了個人的社會價值,形成健康的社會風尚,緩解了家庭、社會和政府的養老壓力。
時間:2023-02-23 作者:張磊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關注:
- 河北唐山時間銀行的發展
- 通過對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農村“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的研究,發現該模式還存在缺乏信用保障、難以統籌、普惠性差等問題,并針對這些
- 02-23
- 徐州時間銀行的發展
- 目的 了解江蘇省徐州市農村老年人時間銀行互助養老參與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為相關部門完善互助養老服務體系提供參考依據。
- 02-23
- Time Bank
- “時間銀行”來源于美國,以時間作為貨幣,不需要使用金錢就能換取相應的產品和服務,已經經歷了國外社區互助養老實踐的檢驗。我國早期
- 02-23
- 時間銀行
- 從協同治理的視角看,不同的管理主體處于同一網絡中,創造了互動、依存且共同分擔風險的環境,建立了維護公共利益的結構化管理模式。該
- 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