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的開展科普工作,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培養青少年的科學探索精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理學院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計劃對現有的科普課件進行分層分類、迭代升級。春節前,團隊通過線上開展了視頻會議,進行了活動動員和工作分配。
1月27-31日,經歷的春節的喜慶之后,寒假社會實踐科普工作逐漸復工,步入正軌。科普實踐團隊依照不同內容,分成了三組,分別為經典實驗組、航空航天組、少兒科普組。
經典實驗組選取了“輝光球”“浮沉子”等經典物理實驗進行科普課件更新,重走實驗過程,體悟世界脈動。航空航天組結合南航特色,對包括“長征四號”“長空一號”“初教5”等航空航天器進行介紹,傳播三航知識,彰顯南航特色。少兒科普組對一些生活中的科學現象進行科普課件更新,帶領少兒領略科學的魅力,探索背后的道理。


春節之后,團隊成員們如火如荼地開始了實踐活動,每位成員都選取了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有的扎根經典物理實驗,重走老路;有的鉆研航空航天故事,要把它們帶向其他人;有的致力于少兒科普,帶給孩子們一雙看世界的慧眼。成員們深入了解自己的工作內容,根據自己的工作內容開展了資料收集,課件制作等活動。
今年實踐團沒有了線下的奔波,轉而在線上開展工作,一臺電腦,一張桌子,一雙靈活跳躍的手,便構成了最美的風景。查資料、寫文稿、做動畫,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忙碌著,長空一號從作為靶機制造,再衍生出采樣機、監控機;初教五從制造到停飛的24年光陰故事,在成員的努力下變為有趣的圖片、動畫,一幕幕經典片段活了過來,躍然紙上。


實踐活動后,制作的課件將會在之后的科普課堂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科普課件變得體系化、規范化,推動學院科普基地的內涵式發展,在科普服務中體現南航情懷、物理特色。為提高科學普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