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評估雙碳戰略下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公共政策效益,1月9日晚,“領航者”調研團成員白思雨于線上采訪蘭州大學生態學院劉向教授。
圍繞新能源新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情況,劉向充分肯定了當前動力蓄電池溯源管理措施。他表示,電池編碼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國家對廢蓄電池的管理,有利于改善蓄電池回收利用現狀。劉向指出,目前廢蓄電池回收成本較高,蓄電池中金屬的回收利用技術不完善,導致廢蓄電池利用率低、回收范圍窄、總體回收率較低。針對以上行業痛點,他建議加強政府與企業、政府與高校間的合作,共同探索出成本更低的廢蓄電池回收方法。有關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可采取劃撥科研經費及設立相關科研課題的方式,降低回收成本,提升回收效益。劉向提及,2018年印發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行業規定》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提綱挈領的一份政策文件,將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最后,他指出,作為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更進一步發展有賴于回收工藝、技術的提升。
本次調研增進了團隊成員對雙碳戰略背景下廢蓄電池回收利用政策實施的現狀的了解,為團隊開展進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資源及有效支持,為后續數據收集及分析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