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玉瓷文化之美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為了學習和貫徹二十大思想,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曲阜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弘文滄瀾社會社會實踐隊隊員,在2023年1月10日來到了山東省博物館進行學習參觀,進行學習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實踐活動。山東省博物館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有利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玉潤生香館藏玉器精品展,體會玉文化之柔美
玉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深地影響了古人的思想觀念。玉器的類型多種多樣,既有沉淀歲月的仿古玉器,又有清新脫俗的高雅陳設玉器。實踐隊員在參觀此館時學習到了一個新的知識:復古風。清朝時,在玉器的幫助下,不僅將青銅器的風采重現于世,還讓其脫胎換骨,加以創新升華。遠觀似青銅器,近看卻更加細膩、精致,這就是玉器復古所做成的類似于青銅器的作品,這種創新的方式讓實踐隊員敬佩。
在展館中,有一位知識淵博,博覽群書的游客為實踐隊員進行講解,主要講述了玉如意的寓意:玉如意是古代玉器的一個典型代表,有吉祥如意的寓意,能祈求家人平安吉祥,事事順心。有的玉如意還有靈芝的形象,寓意健康長壽。這讓實踐隊員明白了玉如意不僅是一個擺件,更是寄托著美好的期望。不僅如此,實踐隊員還了解到,在瓷器中所提到的佛教八吉祥也會雕刻到玉如意上。所以實踐隊員推理總結到:古代的一些雕刻,盡管質地材質有所不同,但是所雕刻的花紋都是當時的人們所公認的,所以雕刻的事物都十分相似。
瓷韻館藏明清官窯瓷器展,體驗瓷器之美
從素顏到粉黛,從單色瓷到彩色瓷,瓷器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蝶變過程,終于成就了“貴逾珍寶明逾鏡,書比荊關字比蘇”的傳奇。瓷韻館藏明清官窯瓷器展掀開了官窯瓷器的神秘面紗,將它們的美展現在了實踐隊員的面前。通過對此展的參觀,實踐隊員了解到瓷器花紋的主要類型:花鳥紋、纏枝紋、佛教八吉祥、牡丹紋等等,在當時的技藝水平下,古代匠人的制作水平與創意讓實踐隊員贊嘆不已。
實踐隊員在開展活動前進行了線上會議,集中討論了有關此次活動的主要內容,受訪人群和活動目的與活動預期。并且弘文滄瀾社會實踐隊在開展本次學習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實踐活動之前進行了有關問卷調查。調查了人們關于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認識、人們認為哪些地方適合學習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隊員在統計匯總調查所得結果之后得知,山東省博物館是當地人公認的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好地方。不僅如此,在觀展學習時,實踐隊員看到有小朋友在認真地觀展,便上前詢問采訪。實踐隊員問小朋友覺得玉器好不好看,喜不喜歡來到博物館欣賞文物,是否欣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小朋友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觀展期間,實踐隊員發現,博物館中的小朋友數目不在少數,小朋友們喜歡在博物館里學習并傳承中華優秀,所以博物館也被稱為“溜娃寶地”。小朋友們對博物館充滿興趣,就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與欣賞。正是因為實踐隊員們的充分準備才是本次活動有較為完美的收獲。
本次參觀山東省博物館的實踐活動營造了學習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樹立了文化自信,加深了實踐隊員對瓷文化和玉文化的了解,也對人們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看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有利于深入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文滄瀾社會實踐隊隊員也將繼續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探尋與學習,多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二十大的思想。
時間:2023-01-12 作者:弘文滄瀾社會實踐隊隊員 來源:弘文滄瀾社會實踐隊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