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千年精粹,修德蘊之人
犁牛之子弘儒學,思歸少年續鄉魂
中國青年網宿州1月9日電(通訊員 丁萍)為弘揚黨的二十大關于文化自信自強的要求,扎根時代沃土,弘揚傳統文化,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杏壇春雨入鄉土,犁牛勤耕承鄉髓”調研實踐小組的安徽分組成員丁萍于2023年1月9日上午利用新媒體手段開展線上會議來進行宣講活動。“杏壇春雨入鄉土,犁牛勤耕承鄉髓”調研實踐小組隊員丁萍在1月9日下午深入宿州市圖書館針對群眾對儒家文化與家鄉文化的了解進行調查探究。
于1月9日上午“杏壇春雨入鄉土,犁牛勤耕承鄉髓”調研實踐小組的安徽分組隊員丁萍用新媒體手段在騰訊會議APP進行線上宣傳《論語》中的“ 義”和“信”,實踐小隊隊員丁萍在向入會人員宣傳儒家孝道文化時與自己家鄉的文化聯系在一起。說到入會群眾大家可能都有所了解,很多群眾也都了解甚至參與過相關活動,并且有一些人專門深入了解過“義”和“信”。在開展會議的同時實踐調研小隊隊員也體會到了群眾們的熱情與想要了解儒家文化中“ 義”和“信”的思想的迫切愿望。但此次會議也并不是一帆風順,實踐隊員在進行線上會議時也發現許多問題,入會人員大部分都了解儒家文化中“ 義”和“信”的思想,但并不知道其含義,對“ 義”和“信”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自己所認為的層面上,并不夠深刻。所以,很多群眾也有了“ 義和信的表現是什么呢?”的疑問,對此實踐隊員也對其做出了相應的解釋。《論語》所提出的“仁義禮信”中的“義”是形跡德行的重要一環,是一種修身、齊家以及行政管理的道德規范。在對待他人方面,“義”就是講尊重、體貼、和諧相處,它就是把自己的需要放在其他人之后,以誠實為本,寬容待人,言行一致。論語所提出的“信”指的是遵守諾言,表示對于自己說話的誠實,以及客觀、實事求是的信仰和禮儀;就是要篤守信譽,不管怎樣,只要言出必行。總的來說,仁義禮信就是一種仁慈、有禮節、誠信、尊重他人的道德規范,它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久遠的精神,在實踐中表現出傳統文化的美德和道德觀念。
1月9日下午實踐隊員丁萍深入到宿州市圖書館開展調查研究活動。首先,實踐隊員采訪了一些群眾,并請他們填寫了有關傳統文化的調查問卷。然后,詢問了他們一些關于自己家鄉文化的問題,并向他們介紹了儒家文化中“義”和“信”的思想。實踐隊員找了一些小朋友向他們介紹了家鄉的“義”和“信”且與家鄉文化相聯系,并且向他們介紹了一些有特色的家鄉文化。比如,每種文化都有屬于自己的特色,但都多多少少滲透著儒家文化。徽州是牌坊的故鄉,牌坊群是在徽州棠樾村,牌坊群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明代3座,清代4座,勾勒出封建社會“忠孝節義”倫理道理的概貌。在封建社會里,為了表彰在“忠孝節義”等各方面“功勛顯赫”的官員,為朝廷興旺作出的“杰出貢獻”,在現代是五好家庭。當朝政府常常批準在這些人的故里村頭,修建“功德牌坊”,借以號召人們以此為榜樣報效朝廷。祠堂是宗族聚集地,木雕是徽州三雕的精華。牌坊是封建社會最高的榮譽象征,用來標榜功德,宣揚封建禮數,夕陽下的祠堂熠熠生輝,祠堂,牌坊,徽州的符號,牌坊下的白馬悠游自得。“誠信”思想一直是儒家道德學說的核心,被視為“進德修業之本”。明清之際,享有“東南鄒魯”之譽的徽州是傳統儒家文化思想厚實的沉淀區,徽商生于斯,長于斯,無疑受到儒家“誠信”思想的深刻影響。尤為可貴的是,徽商能夠巧妙地運用和改造儒家學說中的“誠信”思想,并將它變為經商實踐中的商業原則和經營理念,全面地指導自己的事業發展,并大獲成功。以“誠信”為核心的價值理念就是徽商經營思想的精髓;徽商的成功,就是徽商經營“誠信”理念的成功。 實踐隊隊員在介紹過程中也深刻體會到了小朋友們對儒家文化和自己家鄉文化的興趣,但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小朋友們并不了解自己家鄉文化中體現的“義”和“信”,這也從側面反應了教育不應只止于書本。 因此,當代青年應弘揚儒家文化與家鄉文化,讓傳統優秀文化源遠流長。
時間:2023-01-09 作者: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丁萍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關注:
- 承千年精粹,修德蘊之人
- 作為曲阜師范大學的學生,立足于孔孟的故鄉,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在弘揚儒家文化和文化交流傳播中有著天然優勢和義不容辭的責任。為充分
- 01-09
- 高苑大席
- 2023年元旦期間,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非”同尋常,“遺”心“遺”意實踐隊前往高苑大席傳承人——楊長河師傅所在的福源美食城
- 01-09
- 尋根黃河母親,探尋發展活力
- 歷史中的黃河歲歲安瀾、磅礴大氣,人們以治理開發為主,同時,黃河應在治理開發的基礎上與時俱進,與康養旅游業融合發展,更能推進黃河
- 01-09
- 同護黃河生態,共助康養旅游
- 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健康產業將發展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對于康養產業,國家將給予最大力度的政
- 01-09
- 助力黃河生態保護,共創康養旅游發展
- 黃河寧,天下平。實現好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既承載著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使命,對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
- 01-09
- 禮之用,和為貴
- 為實現弘揚傳播儒家文化,繼承保護家鄉文化,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杏壇春雨入鄉土,犁牛勤耕承鄉髓”調研實踐小組部分成員于2023年1
- 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