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黃河生態保護,共創康養旅游發展
實踐團部分成員在查詢大量有關黃河生態及康養旅游的資料后,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參與制作相關調查問卷,并采取線上問卷投遞(問卷制作和數據分析)和線下走訪調查的方式大力宣傳,旨在調查群眾對于生態康養旅游的了解程度和態度傾向,并于問卷中征集大眾對于現階段黃河流域生態發展狀況、如何推進其生態康養旅游的發展等問題的意見及建議。
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實踐調研正式開展前,實踐隊成員通過上網查找有關黃河流域生態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疫情之下國內生態旅游發展現狀的相關資料。初步了解到黃河河流生態系統是一個復合生態系統,由于不同區域河段的主要生態功能、生態環境現狀、存在問題、發展趨勢等存在很大的不同,故將黃河河流生態系統分為源區生態系統、干流生態系統、河口生態系統三部分。然而不論是源區、干流還是河口生態系統都出現了生物多樣性銳減、流域產水量下降、黃河源頭多次斷流等一系列不同的生態問題,盡管已經采取了包括管理、工程、生態等在內的一系列保護措施,但效果仍然差強人意,如果不繼續采取強有力的保護措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將呈整體退化趨勢。
因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為維持良好的社會秩序,在積極響應各地防疫政策及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實踐團部分成員于12月17日前往山東省東營市黃河文化博物館進行實地調研。研究黃河流域歷史發展情況,總結其發展規律,把握住發展機遇,有力破解疫情之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難題和康養旅游相結合發展的困境,發揮黃河生態康養旅游的最大價值。
經過實地調查,實踐團發現當前影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仍有著諸多因素。一是生態環境脆弱,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支撐能力不足;二是區域協同、部門協調的一體化整體運行機制尚不完善、生態保護及價值轉化機制尚未建立,轉化路徑狹窄;三是黃河流域經濟結構單一,傳統農業轉型發展步伐滯后,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不足。誠然,生態產品是與物質產品、文化產品相并列的支撐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三大產品之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以生態保護為前提要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過程實質就是生態產品的使用價值轉化為交換價值的過程。因此,要堅持示范引領、試點先行,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并駕齊軀。一方面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將“金山銀山”轉化為“綠水青山”,厚植康養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另一方面,發展壯大綠色產業特別是文化旅游業,充分盤活生態資源,有效推進生態資源價值實現,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打通“綠水青山”“金山銀山”雙向轉化通道。
結合最終調研數據及實踐團線上會議討論,為促進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生態康養旅游相結合的發展,可進行如下措施:一、加強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及生態價值轉化的政策儲備;二、以流域內生態資源為基礎,推進旅居型康養產業發展;三、充分發揮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鑄魂外溢效應,推動生態資源價值轉化與實現。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總之,生態保護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保障,環境友好型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和發展(即生態康養旅游)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經濟支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生態康養旅游也將迎來自己的春天。
時間:2023-01-09 作者:李婭蘭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高苑大席
- 2023年元旦期間,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非”同尋常,“遺”心“遺”意實踐隊前往高苑大席傳承人——楊長河師傅所在的福源美食城
- 01-09
- 尋根黃河母親,探尋發展活力
- 歷史中的黃河歲歲安瀾、磅礴大氣,人們以治理開發為主,同時,黃河應在治理開發的基礎上與時俱進,與康養旅游業融合發展,更能推進黃河
- 01-09
- 同護黃河生態,共助康養旅游
- 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健康產業將發展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對于康養產業,國家將給予最大力度的政
- 01-09
- 助力黃河生態保護,共創康養旅游發展
- 黃河寧,天下平。實現好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既承載著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使命,對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
- 01-09
- 禮之用,和為貴
- 為實現弘揚傳播儒家文化,繼承保護家鄉文化,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杏壇春雨入鄉土,犁牛勤耕承鄉髓”調研實踐小組部分成員于2023年1
- 01-08
- 懷“智”之心,成中華文化
- 黨的二十大的召開再一次強調了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必要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作為我國傳統文
- 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