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君子之德,守古建之火
以君子之德,守古建之火。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杏壇春雨入鄉土,犁牛勤耕承鄉髓”調研實踐小組的梅捷為了響應時代號召,弘揚湖北傳統的古建遺存文化,傳遞孔儒文化中君子的思想,于1月6日走訪新開鎮街道,通過隨機調查行人并詢問一些問題來了解他們心中的君子是什么,以及他們熟悉什么樣的古代建筑。從而來達到宣傳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
在實踐之前,梅捷在夸克,知乎等平臺上尋找有關湖北的古建遺存和君子的各項資料與視頻,并聯系了新開鎮的鎮長,詢問好了與疫情防控相關的詳細內容,并且最后確定了訪問時間,在實踐調查中,梅捷通過給被采訪者一些問題來了解他們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樣的,在詢問過程中,有人說,君子就是有道德的,善良的人,有人說,君子就是對社會有用的人,還有人說,君子就是醫生,君子的說法眾說紛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而對于古建遺存,人們的了解卻少之又少,人們認為能好好的住一間房子,有一個溫暖的住所就夠了,顯然,民眾們對于古建遺存的了解并不充分,但是古建遺存也含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價值。
“君子”觀念在中國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對之極為重視。雖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圣人、賢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說文解字:何為君子?究其境界均似高于君子,然而圣賢究竟不世出,真人、至人、神人尤其高遠而不易攀及,世間完人總是不多,因而一較普遍的、較易至的、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別值得注意與追求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君子文化彰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塑造的理想人格,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所崇尚的優秀道德。它倡導的人生價值,是以關愛社會、推進文明為其理想追求;它倡導的人生態度,是以遵德守法作為自身行為的取舍標準;它倡導的行為方式,是將自身道德完善與社會責任義務實現緊密結合在一起。君子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具有重要作用。
而另一個問題,什么是古建筑?人們都回答說:“古建筑不就是房子嗎?”但其實并非如此,古建筑最能代表一個地區的特色與文化,是目前的旅游行業發展趨勢之一,與此相對應的,古建筑的保護和旅游資源的開發這兩個問題,不光存在著緊密聯系同時彼此之間又相互矛盾著,目前對于旅游行業來說,應該及時得到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我國古建筑資源種類多種多樣,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我們常說文化是最寶貴的財富,那么歷史古建就是先人為后代子孫留下的珍貴遺產。它在其中蘊含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值得我們去探究,楚國的建筑重視人與自然的融合相親的文化精神。以其楚樓閣為例,樓閣相當開敞,樓內外空間流通滲透,追求與自然的親近;造型上運用水平方向的層層屋檐,環繞各層的走廊欄桿,極力削弱體型上的豎高感覺,使之時時回顧大地,仿佛對大地有著無比的眷戀;屋面、屋脊、裝飾局部的曲線運用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優美地鑲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就是天地。建筑師會給建筑附帶上靈魂,而住進宅子的人也會給宅子帶來buff。往往君子住過的房子更容易被人了解,比如杜甫草堂,諸葛草廬。
君子文化崇尚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追求,展示的是勇于承擔時代重任、關心天下興亡的擔當精神和家國情懷。繼承和弘揚君子文化,對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國家層面價值觀實現,具有極為重要的引導作用。而對于古代建筑來講,其深遠的內涵和文化底蘊可以喚起人們對歷史的記憶與最初的情懷,不同的歷史建筑,可以激發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但是由于旅游超載現象,過度的商業化,旅游者的惡劣行為等導致現在的古建遺存已經變的岌岌可危,希望游客們可以帶著君子的品德來欣賞古建筑,守護和傳承這兩樣難得的遺留下來的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