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嘉慧)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杏壇春雨入鄉土,犁牛勤耕承鄉髓”調研實踐小組,通過騰訊會議于2022年1月1日,開展以“扎根時代沃土,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寒假社會實踐第二次會議,會議確定了本次社會實踐的背景、目的和方式,明確了每位隊員的具體任務。
第二次會前,隊員們根據第一次動員大會上隊長布置的任務,會后積極搜集資料,充分利用知網、維基百科和萬方等知識數據庫,閱讀大量名家學者的論文,采訪曲阜師范大學《孔子與論語》課教授,獲取等多優質、科學的信息,為第二次會議順利召開做好準備。
運籌帷幄,無往不利]隨后,每位隊員就如何實現“弘揚傳播儒家文化,繼承保護家鄉文化“兩條線舉措,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例如發放問卷、播放有關儒家文化視頻和參觀博物館進行實地調研等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緊接著,隊員們又集體制定了問卷的內容,生成問卷二維碼,轉發到社交平臺,獲取實踐前數據。之后,隊員們又依據制定的實踐背景和實踐目的,遵循兩條線舉措,最終確立了實踐方式:通過實地調研,采訪宣傳儒家文化和家鄉文化。探尋儒家文化的一個切入點,將家鄉文化與之串通,向群眾們展示儒家文化已經潛移默化地深入當地文化的精神內涵,使群眾對二者理解更透徹。最終得以實現“弘揚傳播儒家文化,繼承保護家鄉文化”兩條線舉措并行。
[洞若觀火,得心應手]
隊長指出,新聞投稿在社會實踐報告中占很大比例。由此,隊員們展示了會前搜集的,例如濟南教育電視臺、齊魯公益、青島校園等投稿網站及投稿要求。其中,隊長著重強調了投稿中國青年網的重要性。中國青年網是共青團中央主辦的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是國內最大的青年主流網站
,若成功投稿將有助于擴大宣傳本隊的社會實踐活動。隨后由隊長曾潔帶領,隊員們共同學習中國青年網中投稿成功的文章,共同研究了中國青年網的投稿要求,明確標題、電頭、導語等格式和字數要求。隊長強調,中青網投稿圖片格式使用統一為1920x1440,實踐照片采用橫屏拍攝。同時提醒隊員,要先以 Word 文檔的形式完成中青稿件,自己留存,避免在投稿時出現格式的錯誤。最后將各個網站的投稿要求形成word文件,方便隊友察看。

圖為實踐隊隊長講述投稿渠道。通訊員 張嘉慧 供圖
[各展所長,大展身手]
在先前討論總結出的實踐背景、實踐目的和實踐方式的基礎上,隊長曾潔總體把握本次社會實踐主要脈絡和基本方向,確定本次社會實踐的線下實踐時間。隨后各位隊員分別闡釋自己的優勢,隊長據此安排劉春妍等七位隊友負責儒家文化稿件撰寫,安排丁萍負責QQ空間和微博網站的投稿,安排張嘉慧、楊欣蕊負責中青網等1000字以上要求的投稿,家鄉文化的稿子由每位隊員自己撰寫。隊長提醒,對于儒家文化和家鄉文化的講述都不要太生硬,盡量以故事、視頻形式呈現。至此,曲阜師范大學“杏壇春雨入鄉土,犁牛勤耕承鄉髓”實踐小組第二次線上會議圓滿結束。

圖為確立實踐隊隊名。通訊員 張嘉慧 供圖
第二次線上會議的圓滿結束為本次社會實踐的正式實踐做了充足的準備。本次會議的順利召開,明確了實踐背景、實踐目的、實踐方式和實踐內容,對每位隊員進行了明確的分工,一套完整的社會實踐方案和流程逐步形成。經過本次會議,隊員們都有了明確的實踐思路,為實踐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隊友們都堅信“只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創造出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在之后的實踐中,團隊定能齊心協力,在正式實踐中取得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