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華夏,赫赫文明,五千年的悠悠歲月,為我們留下許多寶貴的財富。為了更好的傳承與保護非遺文化。計算機學院“時代文化郵遞員”實踐隊隊員在孫澤瑋老師的指導下于2022年12月30日在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調查有關青州府花邊大套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的相關事宜。
此次調查,實踐隊成員走訪了青州古城花邊大套非遺館。在走訪了解之前,隊員們先從網絡上搜集到了花邊大套的相關資料,青州府花邊大套屬于棒槌花邊技藝,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極富觀賞性和收藏性,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工藝流程獨特,作品花樣繁多,立體感強,典雅細膩,被譽為“抽紗之王”,在早年間主要以出口為主。

此次對于青州非遺文化的走訪,我們有幸邀請到了花邊大套傳承人,對其進行采訪。對于青州府花邊大套,老師向我們進行了簡單的介紹,青州府花邊大套主要采用十幾對木制棒槌交織,是一種以“碼”為單位的帶形花邊,分為“滿工花邊”和“鑲拼花邊”兩種。“滿工花邊”是以純編織工藝制作,作品具有透雕效果。而“鑲拼花邊”則以編織花邊為主體,鑲拼繡花麻布而成,有近似浮雕的效果。其最重要的工藝是設計和編織。接下來傳承人老師帶我們參觀了花邊大套展覽館并為我們講解作品,每一件作品,都付諸了老師們的心血,也有著其獨特的淵源。然后老師為我們展示了編制花邊大套的十八種針法,并非常有幸的得到了上手實踐的機會。同時我們也就非遺傳承問題與老師進行交流,傳承人老師表示到,現在很少有年輕人愿意靜下心來學習花邊大套,傳承確實面臨很大問題,她們希望能夠加入更多新元素,在保留原有技藝的同時有所創新,從而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學習。
非遺文化作為先人為我們留下來的寶貴財富,不應該黯淡消散。通過此次社會實踐,隊員們體驗到了非遺文化花邊大套的魅力所在。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積極將非遺文化發揚光大,讓非遺繼續散發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