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守望鄰里小分隊——垃圾分類記心中,青山綠水不是夢
社會實踐|守望鄰里小分隊——垃圾分類記心中,青山綠水不是夢
為了進一步強化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和垃圾分類能力,構建文明美麗的社區環境。守望鄰里小分隊成員于2022年12月25日展開了“學習垃圾分類,營造美麗環境”實踐調查活動,仔細閱讀了社區內張貼的宣傳圖紙,認真學習了相關知識,并采訪了一些社區居民,了解了他們對于垃圾分類的掌握情況。
小分隊成員先在社區內進行了實地考察,觀察社區內環境衛生情況,發現社區內十分整潔,幾乎沒有什么垃圾,一些掉落的樹葉也被掃至角落堆起。而后又一一閱讀了社區內張貼的宣傳圖紙,認真學習了相關知識。通過生動形象的圖文描述,小分隊成員了解到,垃圾要分放四個垃圾桶,分別是可回收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廚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學習完垃圾分類的具體做法,小分隊成員親身實踐了一下,頗有趣味。最后小分隊成員與社區居民友好交流,了解了一些居民對于垃圾分類的看法和做法。“垃圾分類不僅讓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好了,而且還能回收利用很多資源呢!”住在一號樓的趙阿姨說。雖然有一些居民已經了解并學會了垃圾分類,但仍有一些居民不清楚什么是垃圾分類,所以要想讓可利用資源充分回收利用,社區還要做好讓垃圾分類的知識普及萬家的工作。
通過這次實踐調查活動,社區居民與小分隊均收獲頗豐。居民都認識到了保護環境和資源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垃圾分類的目的也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的使用,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作用。進行垃圾分類,對每個人的生活和健康都有極大的益處。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盡管每個人的力量都是微薄的,但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會迎來青山綠水!
撰稿人:鄒凱元
(守望鄰里小分隊)
時間:2022-12-25 作者:鄒凱元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守望鄰里小隊 關注:
- 鄉音裊裊傳真情
- “徐村驛站,錯水河畔。從周至今,跨越千年。”曾作為古官道驛站的徐村,在新時代的康莊大道上,抓牢基層黨組織引領“牛鼻子”,鋪好精
-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