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1日,泉玉福溪團隊成員來到豐村,在村支書曾廣南的帶領下開展了一系列走訪調研活動。
豐村的地理位置優越,風俗文化氛圍濃厚,土地資源優越。盛產優質水稻、花生、番薯、百香果、火龍果、番石榴等農副產品,其中優質大米、木榨花生油是豐村特色農產品。轄區內有山水旖旎獨特的銅石嶺,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擁有漢代以來世界最大的冶銅遺址和世界唯一的鑄造銅鼓遺址。依托銅石嶺景區,豐村旅游業得到迅速發展。在農業的基礎上,豐村以深厚的銅鼓文化底蘊為基石,致力于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泉玉福溪團隊和村支書曾廣南走在美麗的鄉間小路上,聽他講述豐村的故事。十三五以來,豐村開始布局鄉村振興,以銅石嶺旅游產業的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機遇,在鎮黨委政府的指導和廣西大業集團、銅石嶺旅游發展集團的支持下,豐村擴寬了從銅石嶺南門到豐村小學的主干道,依據銅石嶺旅游為主題,建設景觀大道。在建設中,項目創造了二百多建設工人崗位,助推了當地就業發展,景區聘用周邊群眾600多人,月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景區帶來的大量游客,直接帶動了豐村花生油、紅薯、大米等特色農產品銷售,有效推動了村民的增收致富。同時,村集體和村民合作,流轉山林、土地用于景區建設,壯大豐村經濟,每年收益60萬元;將自治區發展村集體經濟試點項目200萬元資金入股景區,村集體每年分紅10萬元。
通過發展旅游業,豐村周邊的交通、商業、娛樂等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就業環境隨之改善,村里的部分勞動力有所回流。返村就業也成為了豐村年輕人的一大選擇。
隨著豐村旅游業的發展,2019年,宏邦食品公司在豐村投資建設廣西玉林市最大的百香果基地——北流市民安鎮豐村臺灣優質百香果種植示范基地。基地幫扶20戶貧困戶甩掉了貧困的帽子,實現家庭平均年收入超過8萬元。
我們在駐扎豐村內的第一書記——李一寧的帶領下來到村內的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放眼望去,連片的百香果田延綿不絕,團隊成員近距離觀摩百香果的果實,果實的個頭飽滿,品相良好。顆顆飽滿的果實象征著豐村產業振興如火如荼,碩果累累,未來也會不斷發展、蒸蒸日上。
除此之外,村辦工廠也逐漸興起。村里的制衣廠、拉鏈廠吸引了60多名村民就業。團隊成員來到村里的拉鏈廠,廠里的機器齊全,基本上實現半自動化生產,工人在有條不紊進行各項環節的驗收。村支書曾廣南告訴團隊成員,車間一天拉鏈的產量高達3萬。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工廠
豐村準確把握旅游產業發展的機遇,帶動了鄉村振興,既修整了鄉風鄉貌,又為當地創造了財富,增加許多就業崗位。依托銅石嶺旅游發展,豐村的知名度提高,村莊的經濟發展水平也隨之提升。村支書告訴我們,豐村的下一步規劃是繼續發展旅游產業,希望將發展成果惠及全體村民。但受疫情影響,目前豐村的發展仍然面臨產業發展不平衡,旅游業與當地資源結合不夠緊密,相關旅游產業發展受阻等問題。融入發展縣域經濟,進一步促進城鄉融合,實現豐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將成為豐村今后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