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8日,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泉玉福溪實踐團走進古泉村,探索僑文化。近年來,古泉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適宜、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理念,把握鄉村振興的戰略機遇,積極進行鄉村建設和提升鄉村風貌,凝僑力聚民心,努力挖掘“僑文化”助推鄉村振興。 走在古樸的街道上,古泉村給人印象深刻的是優美的村容村貌,碧波盈盈的溪流。在與村民交談中我們得知,自2015年以來,全村以中村屯為核心,先后整合資金1000多萬元安裝了太陽能路燈70多盞。同時,對古泉村的河段進行了生態恢復,修繕了塘邊古巷、同心橋等景觀、建造了河道石墻、文化長廊、景觀池塘等文化設施,建成了僑村公園、僑村史館、僑家小苑等具有僑鄉特色的文化景點。
古泉村獨特的區位優勢,造就其豐富的森林資源,村內生長著一棵千年古藤“克勒藤”是自治區級別的古樹名木。近年來,古泉村村民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目前已完成造林綠化近百畝。不久前,該村被評為自治區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示范村,并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在努力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同時,古泉村仍不忘守護綠色,用綠色發展的理念推動鄉村振興的不斷向前。
古泉村的環境在越來越美的同時,吸引了一部分周邊的游客前往“打卡”,在后續的發展規劃中,古泉村還將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以發展鄉村旅游業,助力鄉村振興。

圖為團隊成員正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