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鄉”迎雙減,工大學子在紀實
為了了解各地“雙減”政策的落實成果及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觀‘雙減’,察民情”暑期社會實踐隊在全國多地開展以線上實踐為主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暑期社會實踐。接下來,龐云松同學將為大家帶來實踐第四站——山東省鄒城市的“雙減”政策實施情況的調查紀實。
為了落實“雙減”政策,鄒城市作為山東省人工智能教育試點城市,積極融合高校、企業等資源優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教學改革,賦能“雙減”減負提質。6月2日,鄒城市教體局舉辦了“技術賦能,提質增效 ”三個課堂應用教學展示活動。老師不僅可以依托大數據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診斷,精準制定教學計劃,還能利用智慧紙筆系統設置學生搶答、隨機提問等信息手段提高學生參與度、實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況。課程結束后,老師還可以借助大數據進行學情分析,做到“功夫在課前、效果在課堂、提高在課后”,真正實現學生減負,學習提質。
除了為學生在課內知識的學習中減負,鄒城市各中小學還在課堂外開展如書籍閱讀、社團活動和體育鍛煉等活動,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例如,鄒城市第二實驗小學開展了課外書籍閱讀推薦+推廣的“雙推”活動。學校首先通過整理推薦各學段中外古典名著、童話繪本、寓言兒歌、社會科學等優秀閱讀書目,引導學生有選擇、有針對地閱讀,其次通過主題班隊會、讀書交流會、家校交流群,推廣學生普遍熱愛閱讀的書籍,從而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樂于讀書的興趣愛好,真正讓閱讀變“悅讀”。
龐云松同學對當地的學生、家長和老師進行了實地采訪,以期能更加真實的了解“雙減”的實施成果。某老師表示:“學生在校時間每天增加了近兩小時,除了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學生還可以進行體育鍛煉、參與社團活動,豐富學習生活。”一名初三學生認為:“現在學習壓力減小了許多,每天也能有充足的睡眠。但父母為我報名了周一到周五的課后輔導培訓,我覺得課后輔導的作用還是很大的。”一名家長表示:“過去一年,我對于孩子學業上的焦慮減小很多,也減少了輔導孩子時間和精力。”可見,“雙減”確實有效減輕學生的壓力,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部分學生在“雙減”的背景下還是選擇參加周一至周五的課后輔導培訓,可見一些學校存在課堂教學效果較差或老師教學能力不足的狀況。只有切實提高校內教學質量,才能讓學生事半功倍,真正減負。雖然目前“雙減”政策還存在一些不足,但在不斷的實踐中完善,“雙減”一定能為教育撐起一片藍天。
時間:2022-08-24 作者:龐云松 來源:西北工業大學 關注:
- “孔孟之鄉”迎雙減,工大學子在紀實
為了了解各地“雙減”政策的落實成果及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觀‘雙減’,察民情”暑期社會實踐隊在全
-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