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戲曲邂逅現代科技,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今日,湖北醫藥學院社會科學普及志愿服務隊走進香榭麗花園社區,開展“戲韻匠心·智創未來”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將傳統戲曲文化傳承與創意手工直升機制作巧妙融合,為孩子們帶來一場古今交融的文化實踐之旅。
梨園雅韻傳薪火
活動伊始,戲曲科普課堂在悠揚的鑼鼓聲中拉開帷幕。志愿者們身著精致戲服,化身“戲曲導師”,通過趣味講解、經典唱段播放與現場表演,生動展現京劇、越劇等劇種的魅力。在“戲曲角色猜猜看”環節,志愿者展示生、旦、凈、丑的臉譜與服飾,邀請參與者辨識角色特點,講解背后的文化寓意。“原來臉譜顏色不同,代表的人物性格也不一樣!”一位小朋友好奇地湊近觀察。互動體驗中,志愿者手把手教授戲曲身段與手勢,帶領大家學唱《蘇三起解》《天仙配》等經典選段,現場歡聲笑語不斷,傳統戲曲的獨特韻味浸潤人心。
巧手智創啟新程
在創意手工制作環節,志愿者將目光轉向科技領域,帶領參與者動手制作簡易直升機模型。志愿者提前準備了環保材料包,包含輕木片、螺旋槳、橡皮筋等部件,并通過分步拆解、視頻演示講解直升機的飛行原理與組裝技巧。“螺旋槳的角度決定升力大小,大家安裝時要注意方向!”志愿者一邊指導,一邊鼓勵參與者發揮創意,為直升機模型繪制個性化圖案。活動現場,孩子們專注地拼接零件、調試旋翼,有的在機身畫上戲曲臉譜,讓傳統元素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我的直升機上畫了孫悟空臉譜,它一定能飛得最高!”一位學生自豪地展示作品。
此次志愿服務不僅為傳統戲曲注入青春活力,更通過創意手工激發了大家對科學探索的熱情。未來,湖北醫藥學院社會科學普及志愿者團隊將繼續探索“文化+科技”的創新公益模式,以青年之力推動傳統文化傳承與科普實踐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