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謝景彤 陳娉婷)2025年7月6日,邵陽縣五峰鋪鎮新田村文化活動中心內,數名留守兒童圍坐在色彩鮮艷、圖案生動的年畫前,他們一個個神情專注,小心翼翼地用拓印工具沿著“門神秦叔寶”的輪廓輕輕按壓。這里是邵陽學院“藝心服務站”精心策劃并舉辦的灘頭年畫非遺小課堂,對于這些孩子們來說,這不僅是他們生平第一次接觸到這項擁有300年悠久歷史的傳統技藝,更是一次難得的文化啟蒙之旅。
(圖為灘頭年畫課程上志愿者教授課程攝王士浩)
在熱心志愿者的耐心指導下,孩子們從最初的拓版制作開始,一步步學習如何上色、如何進行精細的裝裱,完整地體驗了灘頭年畫的整個制作過程。其中,10歲的小莫,作為一名留守兒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這門古老技藝的濃厚興趣。他正專注地為“年年有余”年畫涂抹上大紅大綠的色彩,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我要把這個親手制作的年畫帶回家,貼在奶奶的廚房里,讓她每天做飯時都能看到,感受到我的祝福!”
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許多孩子在掌握了基本技藝后,還自發地進行了創新,創作出了“現代版”年畫。他們將火箭、高鐵等新時代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傳統的圖樣中,既保留了年畫的古樸韻味,又增添了現代的氣息,展現出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這些年畫不僅僅是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作,它們更像是一把鑰匙,為孩子們打開了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的大門。”活動負責人李老師望著孩子們認真創作的身影,感慨萬千。許多孩子也在活動結束后紛紛表示,要將這些親手制作的年畫作品送給遠在他鄉的親人,以此表達自己的思念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