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教育資源均衡發展,6月30日至7月6日,湖北醫藥學院“蒲公英為夢而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深入湖北省竹山縣擂鼓村,開展為期一周的“愛心托管+支教助學”社會實踐活動。他們用青春的熱情澆灌鄉村教育的土壤,用知識的清泉滋潤留守兒童的心田,在這片熱土上譜寫了一曲動人的青春之歌。志愿者們通過特色課程教學、興趣培養、心理輔導等形式,為當地留守兒童送去知識與關愛,用實際行動踐行青年擔當,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圖為團隊與孩子們的合影。卜祥吉 供圖
愛心托管+特色課程,助力鄉村教育發展
擂鼓村地處偏遠山區,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暑期留守兒童看護問題突出。針對這一現狀,湖北醫藥學院“蒲公英為夢而生”團隊聯合當地村委會,開設了為期一周的“愛心托管班”,惠及留守兒童20余名。支教團隊結合兒童年齡特點,精心設計了多元化課程體系,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學科輔導,同時增設美術、音樂、科學實驗、安全教育、紅色文化等特色課程,注重培養孩子們的綜合素質。
團隊成員們不僅精心準備了教案,還自費購買了彩筆、畫紙、科學實驗器材等教學用品。團隊還創新采用“互動式教學+情景模擬”模式,通過趣味游戲、情景劇表演等方式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最受歡迎的莫過于科學實驗課。當看到自己制作的'火山噴發'模型真的冒出泡泡時,孩子們興奮得尖叫起來。美術課上,孩子們用彩筆描繪心中的夢想;音樂課上,稚嫩的童聲唱響動聽的旋律。每一節課,都是知識的傳遞,也是快樂的分享。

圖為隊員教孩子使用聽診器。李慧敏 供圖
“這次支教活動不僅彌補了鄉村教育資源的不足,更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和外界的關愛。”擂鼓村愛心托管所楊校長評價道,“志愿者們帶來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這對我們本校教師也很有啟發。”
心理關懷+成長陪伴,守護童心溫暖童夢 除了知識傳授,團隊還特別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支教隊員通過“一對一”談心、團體心理輔導、趣味運動會等方式,幫助孩子們建立自信,學會表達情感。“有些孩子起初很內向,不愿意交流,但通過幾天的互動,他們逐漸敞開心扉,甚至主動分享自己的夢想。”支教隊員熊翔感慨道。團隊還特別策劃了各類文化素養課,鼓勵孩子們寫下自己的理想,并通過繪畫、寫作等形式展現對未來的憧憬。

圖為隊員和孩子們上愛國思想課。俞林山 供圖
青春擔當+實踐育人,支教隊員收獲成長
一周的支教生活,志愿者們不僅為孩子們帶去了知識和歡樂,也在實踐中錘煉了自身能力。臨別時,孩子們依依不舍的眼神讓隊員們濕了眼眶。隊長熊翔說:"這段經歷讓我們明白了教育的意義,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服務社會的決心。"團隊成員俞林山坦言:“支教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性,也讓我更加堅定了未來投身基層教育的決心。”
“支教隊員們的表現超出預期,他們不僅克服了艱苦的生活條件,更以極高的熱情投入教學,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湖北醫藥學院學生工作處李老師表示,“這次活動不僅是對鄉村教育的貢獻,更是對青年學子的實踐教育,讓他們在服務社會中收獲成長。”(通訊員 俞林山 熊翔)

圖為隊員和孩子們放飛夢想。卜祥吉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