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學生社團管理中心暑期社會實踐微塵小隊前往徑山米酒博物館開展“食光穗穗,稻花香里話新程”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稻谷流金,酒香彌漫。微塵小隊循著蜿蜒小徑抵達徑山米酒博物館,該館坐落于徑山前溪村,由擁有270年歷史的古宅“陳家大院”改建而成。其獨特的純木質榫卯結構,無聲訴說著前溪村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作為徑山首家以米酒文化為主題的沉浸式體驗館,博物館以“千年稻作文明與非遺米酒技藝”為核心,依托中華五千年稻作文化積淀,展示了米酒的歷史源流、傳統釀造工藝、農耕器具及鄉村酒俗文化,聚焦于徑山米酒釀造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隊員參觀米酒釀造工藝(陳文靜攝)
智能交互,發酵歷史。館內設有“酒史廳”、“酒魂廳”、“酒趣廳”三大展區。通過文物陳列、場景復原、多媒體交互等多元形式,生動再現了古法釀酒流程,并展出了包括百年歷史的木甑天鍋在內的珍貴釀酒器具。館方特別打造的“云釀酒”數字互動平臺,讓游客掃碼即可實時觀測發酵過程,實現了非遺技藝的可視化傳播,多維度展現了米酒文化的獨特魅力。古老文物與現代科技的巧妙融合,使隊員們得以深入理解米酒的制作工藝及其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置身其中,醇厚的米酒與悠遠的歷史,皆令人沉醉。
隊員了解古法釀酒的歷史(陳文靜攝影)
稻香酒韻,可飲可觸。在博物館中小隊的隊員們還體驗了NPC角色扮演(如與“李白”對詩、與“武松”對飲)、米酒調飲DIY等互動項目,親身體驗米酒文化。除了這些互動項目之外徑山米酒博物館還積極聯合中小學開展“稻香酒韻”研學課程,通過釀酒實踐、農耕體驗等活動深化青少年對傳統文化認知,并衍生開發徑泉、桂雨落徑等新式米酒調飲產品,力圖將博物館打造成“可觸可飲”的文化體驗空間。
沉浸式體驗館內互動項目(陳文靜攝)
文化傳承,振興賦能。作為“前溪模式”鄉村振興示范項目,徑山米酒博物館以非遺技藝為靈魂,以古建為載體,成功實現了文化保護與鄉村振興的雙向賦能,成為傳播米酒文化、農耕文化、推動鄉村發展的新地標。通過此次實踐,隊員們不僅領略了徑山米酒千年釀造史的獨特魅力,更深刻體會到傳統酒香文化在現代技術賦能下的蓬勃生機。當通過“云釀酒”平臺親眼目睹傳承千年的釀酒過程時,隊員們仿佛打通了古今的通道,千年酒香文化在眼前緩緩流淌。
通過視頻看非遺帶動鄉村振興(陳文靜攝)
微塵小隊的徑山米酒博物館之旅圓滿結束。此行深化了隊員們對米酒文化的理解,也點燃了他們將這份傳統文化傳遞給更多人的熱忱。我們期盼更多人關注并了解傳統食品文化,共同守護食品及其相關文化的安全,讓這份珍貴的遺產歷久彌新。
合照(陳文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