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尹家順)在中國廣袤的農村大地上,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而在這場歷史性的變革中,“大包干”精神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遠的影響,成為了推動中國高質量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2025年2月6日至2月9日,安徽中醫藥大學杏林新生代志愿服務隊深入小崗村調研,圍繞“‘大包干’精神內涵賦能中國高質量鄉村振興走向世界”這一主題,展開了一場意義深遠的調研活動。此次調研旨在剖析“大包干”精神在小崗村實踐中的生動體現,評估其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催化效應,并提煉寶貴經驗,為其他鄉村乃至全球鄉村發展提供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圖為杏林新生代志愿服務隊實踐團隊在當地合影。黃鵬夫 供圖
開啟尋根之旅:探尋“大包干”精神之源 調研首日,晨光初照,調研團隊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沈浩紀念館。在這里,隊員們詳細了解了沈浩同志扎根小崗、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深刻感受到了他為小崗村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沈浩,這位被譽為“人民的好書記”的杰出代表,以其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在小崗村的卓越貢獻,成為了“大包干”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者和發揚者。隨后,團隊與小崗商會的博士工作站的博士進行了會談。博士們向隊員們介紹了小崗村在經濟發展、產業創新等方面的情況,并就“大包干”精神在現代鄉村發展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分享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通過與博士們的交流,隊員們對小崗村的發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為后續的調研提供了理論支持。
圖為實踐團隊隊員參觀沈浩紀念館。黃鵬夫 供圖
午后,調研團隊來到當年農家,探訪曾經大包干發源地。在這里,隊員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隊員們仔細參觀了當年農民們生活和勞作的場景,感受到了他們在困境中敢于創新、勇于突破的精神力量。通過與當地村民的交流,隊員們了解到“大包干”改革給小崗村帶來的巨大變化,也深刻體會到了“大包干”精神內涵所在。這種精神不僅體現在農民們的生產實踐中,更體現在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未來的信心。
圖為杏林新生代志愿服務隊實踐團隊參觀當年農家。黃鵬夫 供圖
云端傳播力量:讓世界看見鄉村振興的中國樣本 調研進入第二天,團隊創新性地采用直播形式,團隊開展了直播云游小崗村活動,通過網絡平臺向廣大網友展示了小崗村的美麗風光、特色產業和紅色文化。在直播過程中,隊員們詳細介紹了小崗村的發展歷程和“大包干”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點贊。網友們紛紛表示,通過直播活動,他們對小崗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大包干”精神的魅力和價值。這場直播,不僅是對小崗村鄉村振興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向世界傳遞了中國鄉村振興的積極信號和堅定信心。
圖為實踐團隊員直播云游沈浩紀念館。胡文 供圖
深度對話先鋒:解碼“大包干”精神的內核與動力 調研第三天,團隊滿懷敬意地拜訪了大包干的帶頭人嚴金昌老人,以及小崗商會博士工作站的雷博士。嚴金昌作為“大包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向隊員們講述了當年改革的艱辛歷程和取得的豐碩成果。他表示,“大包干”精神是小崗村發展的靈魂所在,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在與嚴老的交流中,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老一輩農民的智慧和勇氣,也更加堅定了傳承和弘揚“大包干”精神的決心。隨后,團隊再次與小崗商會的博士工作站的雷博士進行了深入探討。雷博士從專業角度分析了“大包干”精神內涵賦能中國高質量鄉村振興走向世界的路徑和方法,為隊員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視角。
圖為實踐團隊員采訪大包干的帶頭人嚴金昌。胡文 供圖
總結與展望:以“大包干”精神照亮鄉村振興未來之路 通過為期數日的深入調研,調研團隊深刻認識到,“大包干”精神不僅是小崗村乃至中國農村改革的歷史豐碑,更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寶貴財富。它啟示我們,只有堅持改革創新,尊重農民主體地位,激發鄉村內生活力,才能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此次調研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獨特的鄉村振興模式和取得的顯著成就,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展望未來,隨著“大包干”精神在新時代的不斷發揚光大,中國鄉村振興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為世界鄉村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