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日益受到關注的當下,南通大學杏林學院“健康同路人”實踐團隊積極行動,于 2025年1月26日下午三點在南通市崇川區濠陽社區開展了一場以“預防流行性疾病”為主題的宣講活動,為社區居民帶來了實用且關鍵的健康知識,在寒冬中傳遞著溫暖與關懷。
圖為團隊成員的前期準備工作
俞晨璐 供圖
活動伊始,王李燕同學率先登場,以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親切的態度,面對面為居民深入講解流行性疾病的背景知識。從流行病的基本定義出發,詳細闡述其內涵與外延,使居民對這一概念有清晰認知。接著剖析其特點,如流感在冬季(11 - 12 月)、春季(2 - 3 月)常高發的季節性規律,新冠呈現的家庭聚集性特征,以及通過呼吸道飛沫、密切接觸、間接接觸等方式傳播的傳染性,還有不同年齡段尤其是 6 歲 - 15 歲發病率較高的年齡分布特點等,讓居民對流行病的復雜性有全面了解。同時,結合我國當前流行病的現狀,如秋冬季節流感活動處于中低水平但呈上升趨勢,南方省份以甲型 H3N2 亞型與乙型 Victoria 系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為主,北方個別省份 10 月以來甲型 H3N2 亞型流感活動升高,且今冬明春可能面臨新冠、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多種呼吸道疾病疊加流行的嚴峻局面,使居民深刻認識到防控的緊迫性。在講解過程中,還分發了常見流行性疾病紙質科普小冊,圖文并茂的資料助力居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引導大家正確認識身邊常見的流行性疾病。
圖為團隊成員講解第一部分流行性疾病的背景相關知識
俞晨璐 供圖
隨后,丁圣懿同學接力,圍繞當前流行疾病的解決方法展開介紹。她著重強調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將疫苗接種置于首位,詳細說明其在預防疾病中的關鍵作用及適用人群;倡導居民養成勤戴口罩的習慣,現場演示正確佩戴方法及不同場景下的注意事項;提醒保持社交距離的重要性,以實際案例解釋合理距離對阻斷病毒傳播的意義。此外,鼓勵居民堅持科學運動,推薦了如騎自行車、游泳、快步走、跳繩等適合不同年齡段和身體狀況的運動項目,并講解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的原理;同時,對適量飲食進行指導,建議居民均衡膳食,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以維持身體良好的營養狀態,全方位引導大家積極預防流行性疾病。
最后,車暢同學聚焦甲乙流、新冠及支原體肺炎這四種常見流行性疾病,深入剖析其發展過程、相關癥狀和對應用藥。針對每種疾病的發病初期表現,如甲流的急驟高熱、新冠的多樣發熱及伴隨癥狀、支原體肺炎的咳嗽等特點進行細致區分,幫助居民在家庭場景下能初步準確判斷所患疾病。同時,詳細介紹了相應的治療藥物及用藥注意事項,提醒居民在出現疑似癥狀時及時干預,合理用藥,必要時及時就醫,避免病情延誤。在整個宣講過程中,團隊成員始終秉持專業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居民交流互動,耐心解答居民的疑問,鼓勵大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帶動身邊人共同參與疾病預防。
圖為團隊成員與社區居民合照
俞晨璐 供圖
此次預防流行疾病基層宣講活動成效顯著。它有力地深化了居民的生活疾病預防理念,增強了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識,使居民從被動接受醫療防護轉變為主動預防疾病,切實降低了患病風險。通過系統的知識傳播,有效消除了居民在疾病認識上的諸多錯誤觀念,提高了公眾對疾病的科學認識和理解水平,讓居民在面對流行病時不再盲目恐慌。更為重要的是,活動促進了社區居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形成了共同抵御疾病的強大合力,為社區營造了健康、和諧、積極的生活氛圍,充分彰顯了醫學生團隊在基層健康促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社會價值。(俞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