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 “樂享桑榆” 實踐隊于 1 月 10 日,懷揣著對社會特殊群體的關懷,深入日照市東港區臥龍山街道碧海路社區,針對 “老漂族” 在城市生活中的融入困境及社區關懷情況展開深度調研,致力于探尋能夠促進 “老漂族” 更好融入城市生活、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以及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有效策略。
隨著城市化進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步邁進,大量老年人出于照料孫輩、跟隨子女等多種原因,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陌生的城市,從而成為城市中的 “老漂族”。他們在適應城市生活的過程中,宛如置身于一片荊棘之地,面臨著諸多嚴峻挑戰。語言不通,讓他們在與當地人交流時障礙重重;生活習慣的差異,使他們在城市生活中時常感到格格不入;社交圈子的斷層,更讓他們內心充滿孤獨與失落。
碧海路社區敏銳地察覺到 “老漂族” 的困境,積極行動起來改善他們的生活。這里社區環境優美宜人,各類設施一應俱全,為老人們營造了良好的生活氛圍。社區還通過定期舉辦健康講座,邀請專業醫生為老人講解養生知識,增強他們的健康意識;開展多彩的文藝演出,豐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設立棋牌室等活動場所,為老人提供交流互動的空間,助力他們結交新朋友,提升生活質量,讓社區真正成為了老人們心靈的慰藉之處。實踐隊通過對多位 “老漂族” 老人的深入訪談,了解到不同個體背后既有著相似的困境,又有著不同的適應情況。有的老人在社區的幫助下,逐漸打開心扉,融入城市生活;而有的老人,仍在困境中徘徊,需要更多的關懷與支持。 后續,實踐隊將基于這些調研情況,進一步探索有效策略,助力 “老漂族” 更好融入城市。
來自濟南的趙奶奶,2017 年遷至日照幫忙照看孫子。初來乍到,每天的生活被接送孫子、準備一日三餐等瑣事填滿,然而在忙碌的背后,她的內心卻時常被孤獨感侵蝕。這座城市的繁華與熱鬧,仿佛與她隔著一層無形的玻璃,無法真正融入。后來,在社區工作人員的熱情邀請下,她嘗試參與社區書畫活動。一開始,她還有些拘謹和羞澀,但在其他老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她逐漸找到了樂趣。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書畫技藝日益精湛,還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趙奶奶在社區書畫活動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她的臉上時常洋溢著滿足與快樂的笑容,孤獨感早已煙消云散。2017 年,莒縣的王奶奶來到日照照看孩子。盡管生活了一段時間,她仍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難以融入。社區活動中心在二樓,對于行動不便的她來說,爬樓梯成了難題,加之空間小、活動時間有限,她很少前往。但王奶奶沒有放棄,她發現社區附近小公園是個好去處。每天早晚,她都在小公園和其他老人散步、聊天,分享生活點滴,對新生活持樂觀態度。濟南市章丘區的林奶奶,2008 年就來日照照看孩子。她對城市便捷交通、完善醫療等條件滿意,可子女工作忙,家中事務多,讓她無暇參與社區活動。加上性格內斂,她與鄰居互動少,又對故鄉有著深深眷戀,兒時回憶、熟悉鄉音和親情難以割舍,這些因素讓林奶奶始終未能完全融入當地生活。
此次調研充分表明,“老漂族” 在城市生活中挑戰與機遇并存。碧海路社區的關懷與支持,無疑為 “老漂族” 融入城市生活搭建了一座至關重要的橋梁,讓老人們逐步找到歸屬感,生活質量得以顯著提升。曲阜師范大學 “樂享桑榆” 實踐隊深刻認識到,社區在幫助 “老漂族” 融入城市生活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關鍵角色。未來,希望社會各界能夠給予 “老漂族” 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凝聚政府、社會組織、企業以及每一位熱心市民的力量,從完善政策保障、豐富文化活動、提供心理關懷等多個維度入手,讓這些老人在城市中也能真切感受到家的溫暖,切實推動城鄉融合背景下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全方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