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踐中尋找答案,從心得中汲取力量”
——“2025年七彩假期寒假社會調研活動”的心得
□楊天琦(城市與環境學院2304班)
實踐是認識的,實踐出真知,說明了親身實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學習間接經驗的必要性。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對實踐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么所學的就等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后找工作打基礎。通過實踐,學到一些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也就不同。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里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己,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己。
而在這個寒假,我有幸參與了一次社會調研活動,這次經歷不僅讓我對社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在實踐中獲得了寶貴的成長。
調研的主題是關于“孔乙己文學”背后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研究。在調研過程中,我走訪了多個社區,與青少年、大學生、中老年等多年齡段的人群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其中以大學生為主。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對“孔乙己文學”背后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現狀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時,我也發現了許多存在的問題,如學歷貶值、就業難,職業規劃缺失,市場供需不匹配,心理壓力大等。
在調研過程中,我遇到了不少挑戰。比如,如何與受采訪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讓他們愿意分享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求;如何整理和分析大量的調研數據,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這些挑戰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調研工作的艱辛和不易,也讓我更加珍惜每一次與受訪者的交流機會。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堅定信念的"催化劑",他對于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而課堂教學中傳授的知識,能否轉化為學生覺悟,外化為學生行為,關鍵是讓學生深入實際,在社會實踐中去比較、去檢驗,并強烈的感受到"內化"與"外化"的必要性。同時社會實踐是當代大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他可以讓我們學到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既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又增長了我們的見識,為我們以后走向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是我們走向崗位的第一步。不僅鍛煉了個人的實踐能力,還增強了我們當代青年身上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我們應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盡一份小小的力量!
而通過這次調研,我收獲頗豐。首先,我學會了如何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尤其是與不同年齡段、不同背景的人進行交流。這對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其次,我提高了自己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學會了如何從大量的數據中提煉出有用的信息。最后,這次調研也讓我更加關注社會問題,尤其是關于“孔乙己文學”背后的大學生就業問題。我意識到,作為大學生,我們有責任和義務關注社會問題,積極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通過此次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了解了社會,在實踐中認清了自己,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經過這段時間的工作,認識和接觸到了更多的人。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需要長期的練習。積極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做事,過程會更加融洽,更加事半功倍以完成任務。另外,別人給的意見,應虛心聽取、判斷其對錯以改正自身問題,提升自己。學會善于求教,樂于交流。學會求教的第一步便是擺脫"學生思維",不能任何問題都想通過自己的解決或者他人的主動幫助來完成。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要完成。雖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聽起來很自私,但在時間精力有限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希望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價值生產當中。如果自己不主動出擊,那么問題是不可能得到解決的。社會中要注重"性價比",能夠短時間通過求教前輩來解決的問題,決不浪費時間自己鉆牛角尖。因此,學會善于求教是必要的。學會嚴謹認真,端正態度。進入社會意味著我們即將與"利益"掛鉤,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產生一系列連鎖效應。因此,嚴謹認真也是必備的優良品質。因為一個錯別字、一個小數點引發的代價很有可能是無法挽回的,我們從一開始就要保持謹慎的態度,在工作中養成良好的習慣。通過此次社會實踐發現,自我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包括文化知識的欠缺,聯系實際的能力較差,將學到的知識不能運用到實踐中去,交際能力欠缺,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缺乏社會經驗等。在今后的學習中還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使我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作為接觸社會、了解國情、服務大眾的重要重要形式,對于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才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土地上,我們的人身價值得到了體現。在實踐過程中,有很多的地方表現出了我的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回到學校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并不斷落實到社會實踐中,以此檢驗自己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今后更好的服務于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