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三下鄉:尋根非遺路,薪傳文化夢進課堂
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總結——非遺宣傳進課堂
在這個寒假,我們組織了以“尋根非遺路,薪傳文化夢”為主題的非遺宣傳進課堂活動。這次活動不僅讓我們對非遺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傳承非遺文化的責任和使命。
活動中,我們首先向學生們介紹了非遺的定義、種類和價值。非遺,即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涵蓋了口頭傳統、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和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等多個方面。這些文化遺產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民族文化的瑰寶。
隨后,我們重點介紹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如剪紙、皮影戲、泥塑等。通過講述這些項目的歷史淵源和傳承現狀,學生們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了古老文化的脈搏。同時,我們也通過互動環節,讓學生們親手體驗了非遺手工藝品的制作,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非遺文化的認識和興趣。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深刻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魅力和價值。非遺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象征,更是民族精神的體現。它承載著民族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
作為年輕一代,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我們應該通過學習和實踐,將非遺技藝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非遺文化。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推廣非遺文化,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非遺保護的行列中來。
這次非遺宣傳進課堂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將繼續關注和參與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工作,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趙佳倩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青春力量 傳遞溫暖
-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喜樂安康”
- 02-06
- 披星戴月 服務家鄉
- 為了普及科學知識,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與熱愛,在2025年寒假期間,“披星戴月”實踐團成員于1月16日至1月26日在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
- 02-06
- 匯聚志愿力量,服務社會大眾
- 這兩次的志愿活動都讓我感悟頗深。我在為社會貢獻微小力量的同時,也學習到了很多,更加了解了社會責任與擔當。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我
- 02-06
- 青春逐夢非遺路,星火傳承綻芳華
-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與
- 02-06
- 青春續華韻 非遺承錦章
- 為明確傳承使命,細化傳承計劃,守護傳播春節非遺文化,助力加速推動春節文化繁榮發展,堅守中華民族文化根基。2025年1月18日,曲阜師
- 02-06
- 紅紙裁春映梨園,稚手傳承福滿堂
- 在那絢爛的童年初光中,剪紙之藝,宛若一片歲月深處的紅梅,悠悠飄落進孩子們純凈的心靈。在這紛繁的現代世界里,我們攜一縷古典的墨香
- 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