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科技大學開展的2023~2024學年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中,來自深藍學院2322119011團支部的鐘星辰、童文婷、姚若伊、陳昱瑾、劉虎——五位同學組成共產主義青年隊,以“實踐自我,奉獻青春”為口號,分別在不同的地方開展志愿服務和訪問調查。
鐘星辰、劉虎同學于2月1日加入昆山市愛德社會組織培育中心志愿者服務隊,與當地的同伴們一起在社區內發春聯、送福到、拜訪老人、為部分經濟困難的家庭進行了探訪,送上了防寒保暖類的冬季生活用品,并為他們送上志愿服務和新年的祝福,老人和其他家庭成員對他們的到來感到高興和感動。志愿活動結束后,大家合影留念。鐘星辰同學在本次活動中收獲頗豐,感受到了國家民生發展,新時代老百姓在共產黨的光輝照耀下生活得幸福安寧,表示自己衷心希望在這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后,能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去,更希望需要幫助的人能夠得到志愿服務組織的幫助和社會各界的關注。
圖為鐘星辰同學為社區老人送出春聯
童文婷、陳昱瑾同學兩人在各自的家鄉開展了訪問調查——童文婷同學坐標安徽安慶,自2月2號開始至9號,以采訪和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面向各個年齡層的受訪者調查“過年最期待的事”。通過訪問,大部分的老人最期待過年時兒女承歡膝下,齊聚一堂;大部分的中年人和青年人最期待一家團聚,消散一年的煩惱和勞累,期待來年的碩果豐收;而孩子們(包括清澈的大學生們)最期待的是紅包和壓歲錢。在一聲聲回答中飄蕩的是對新年的期待和祝福,是對盛世長虹,安居樂業的滿足,是真誠對傳統文化的熱情與追求!陳昱瑾同學坐標江蘇鎮江,1月28日以面對面采訪的形式,主要向家鄉的老人們訪問“近幾年的年味還濃嗎?”,老人們表示:各方面來說也不盡然,之前是受疫情影響,但前些年很火的線上過年和現在一如既往的春運,也還是讓老人們有了陪伴的溫暖,而今年作為疫情開放后的第一個春節也開始愈發的熱鬧起來了。在兩位同學進社區走街串巷完成社區建設工作的年味訪問活動中,在家家戶戶的貼春聯,寫福字活動中看出大家對年的到來的一如既往的喜愛,以及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腳步不斷向前延伸,但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也不曾遺忘。我們不忘本來,繼往開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繼續耕耘,勇往直前。
圖為陳昱瑾同學為家鄉老人張貼福字
姚若伊同學則選擇回母校蘭溪市第一中學,于1月20日至1月27日在校史館擔任校史志愿服務講解員。開始母校校史解說社會實踐之前,她首先對母校的歷史進行了深入的了解。通過查閱校史資料以及參觀校園等方式,對母校的發展歷程、重要事件和優秀傳統有了全面的認識。母校的校史陳列室是展示學校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場所。她認真學習了陳列室的陳列物品和解說詞,了解了各個時期學校的發展狀況以方便更全面的解說。在完成一系列的校史解說實踐后,也進行了總結和反思。認真分析了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表現,總結了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不足之處。通過反思和改進,下定決心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為未來的社會實踐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為姚若伊同學解說教史
以上5位同學在寒假中積極利用時間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雖在不同的省份地區,但在活動過程中都克服了不能面對面交流的困難,我們開展線上互幫互助,主動跟進活動進度,時刻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對彼此的活動安排提出寶貴意見,積極交流和實踐。踐行了社會實踐活動的初衷——勤勉無私為社會奉獻、善于團隊合作,都出色的完成了各自的任務,得到了相關活動中老師、同學和受訪者的肯定。
文稿//鐘星辰、童文婷
拍攝//劉虎 鐘星辰 童文婷 姚若伊 陳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