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大運,萬事興龍”這個主題寓意深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是祥瑞的象征,代表著力量、智慧、運氣和權威。而“大運”則寓意著好運和成功。此次活動以龍為主題,旨在讓參與者在新的一年里,像龍一樣充滿活力和力量,迎接好運和成功。
1月27日下午,來自江蘇科技大學深藍學院的一群青年志愿者們聚集在博物館,助力活動進行,同時為來參加活動的人們獻上新年祝福。

活動現場,博物館精心準備了一系列與龍文化相關的活動。首先,博物館的志愿員為大家詳細介紹了龍的歷史、文化和象征意義,讓參與者對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隨后,大家參觀了博物館內的龍文物展覽,欣賞了各式各樣的龍文物,感受到了龍文化的獨特魅力。
除了參觀展覽,博物館還組織了豐富的互動體驗活動。志愿者們為大家寫福,寫對聯免費發放給大家,同時也為參與者準備了心愿墻,可以將自己的新年祝福寫下,再由志愿者貼在心愿墻上。

此次“龍行大運,萬事興龍”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志愿者們感受到了龍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在實踐中學習到了傳統文化的知識,增強了文化自信。活動結束時,參與者們紛紛表示,這次活動讓他們收獲滿滿,對龍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讓他們更加熱愛和珍視傳統文化。
沛縣博物館表示,將繼續舉辦類似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讓更多的青少年志愿者們了解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同時,也希望通過這些活動,激發更多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共同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活動讓志愿者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許多志愿者表示,以前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僅限于書本和課堂,而這次活動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他們意識到,傳統文化不僅是歷史的積淀,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連接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紐帶。

參與者們對志愿者們的精心組織和周到服務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們認為,這次活動不僅讓他們收獲了知識和技能,更讓他們感受到了博物館作為一個文化機構的使命和責任。他們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參與類似的活動,繼續深入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
春節將至,歲寒情暖,迎新春,送溫暖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寒冬慰問送溫暖,濃濃關懷暖人心。
讓殘疾人溫暖過冬、舒心過年,1月27日,諸暨市愛心助殘協會聯合店口鎮殘疾人之家開展“關愛殘障人 寒冬送溫暖”活動,上門送上新春祝福,以殘助殘,為新春佳節增添濃濃的“年味兒”。

此次慰問各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拉近了與特殊群體之間的距離,溫暖了殘疾人的心,得到了殘疾人家庭的熱烈反響和感激,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關懷。志愿者們的付出和努力受到了當地百姓的贊揚和肯定。

新春慰問活動旨在讓殘疾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讓他們收獲一份特別的節日禮物。通過上門慰問,志愿者們給予了殘疾人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馨和團結。
通過這次“龍行大運,萬事興‘龍’”活動圓滿完成,這其中的過程離不開每位志愿者的付出,大學生志愿者們將會繼續發揮“龍馬”精神,為社會做貢獻,為祖國獻一份力量。
撰寫//寧智賢
拍攝//劉思彤 蔣凱
審核//葛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