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熟市鄭家橋村村民委員會牽頭下,帶領20余名大學生志愿者,于1月13日在居委會門口開展了生態日志愿服務宣傳活動。這次活動著重圍繞“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主題,旨在提升居民對垃圾分類、低碳生活以及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的認知,同時普及相關環保法律法規。
宣講與宣傳環節是此次活動的核心,志愿者們運用了多種教育方式和資源,以確保信息傳遞的全面性和深入性。他們不僅僅是簡單地向居民傳達知識,而是采用互動的方式,通過圖形卡片和實際垃圾分類容器,讓居民們參與分類演示。這種實際操作的形式,讓知識更加生動易懂,讓居民親自體驗垃圾分類的方法與重要性。除了垃圾分類知識外,志愿者還著重向居民普及了相關的環保法律法規。這不僅提高了居民對垃圾處理的責任感,也使他們對環保問題有了更清晰的法律意識,從而更加自覺地參與到環保活動中。在活動中,不僅僅是宣傳,還有實地的參觀講解環節。志愿者們組織居民們參觀了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等,讓居民親眼目睹環境設施的運作和垃圾處理的全過程。這種直觀的教育方式更深入地展示了垃圾分類對環境的影響,引發了更深層次的思考與認知。志愿者們也以生動的方式向居民傳達了生態文化的重要性。通過展示生態環境對人類健康和社區繁榮的關鍵作用,鼓勵居民們共同保護和傳承好生態文化,使之成為社區共同價值觀的一部分。
志愿者們不僅僅是走進了五戶人家,更是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引領下,細致入微地與居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他們不僅傳遞了環保知識,更關注并了解了居民的實際需求和關切,為婦女和兒童帶去了生態保護相關的重要知識。這種針對性的宣傳方式,使得環保理念更加貼近居民的生活和實際需求,增強了居民對環保工作的認同感。
但活動不止于此,志愿者們也并未忘記帶上禮品,向孩子們送去了書包、保溫杯等物品。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禮物贈送,更是傳遞了社區的溫暖和關愛,表達了對孩子們健康成長和學習的美好祝愿。這種親情化的交流方式,拉近了志愿者與居民之間的距離,加深了他們之間的情感紐帶,使活動更具有人情味和社區溫暖。通過這種貼心、親情的交流,將生態保護的理念融入了日常生活,喚起了更多居民參與環保工作的積極性,形成了社區共同關心環保、共同參與生態保護的良好氛圍。
這次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入戶互動、實地觀摩等方式,成功喚起了居民對于垃圾分類、環保知識的關注和認知。志愿者們用心而有效地傳遞了環保理念,增進了社區居民對環保工作的了解和支持,為常熟市的生態環境建設貢獻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