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赴芙蓉區東沙社區開展“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2023年7月11日,在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團委指導下,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臨時團支部赴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東沙社區紅色基因傳承社會實踐團圓滿完成了“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創建實踐之基地,打造服務之基礎
本著“真誠合作,互利共補”的原則,2023年6月,中南大學與芙蓉區東沙社區正式建立社會實踐雙向服務協作關系,創建社區實踐基地,為中南學子積極投身于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志愿公益等活動打造服務之基礎。
拼搏奮斗勤于煉,吹盡狂沙始到“精”
實踐團隊的成員在與東沙社區干部群眾取得聯系和交流后,計劃準備舞龍表演、舞蹈《鴻雁》、對唱《遠方傳來書信》、合唱《唱支山歌給黨聽》、紅色故事講說等文藝匯演節目。
準備節目過程中,每位成員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在炎炎夏日下揮汗如雨仍然堅持日復一日的練習:龍隊李成虎同學在練習過程中掉了一只鞋仍赤腳完成全程表演,不顧腳底破皮,其毅力與團隊精神可見一斑;紅色的裙擺在空中恣意飄揚,像一簇熱烈的玫瑰,但我們的舞者承受其重的同時還須忍耐厚實下的悶熱;紅色故事宣講員為了講好紅色故事,不僅翻閱了無數資料與記載,還用心用情地在紀錄片中找尋最真實的、最動人的人物經歷與形象,致力于做到“心中有數,出口有神”,讓紅色人物更加鮮明生動地出現在群眾面前,讓老一輩欣慰,讓新一輩崇敬,賡續紅色基因。
青春之花綻基層,幸福之聲悄入心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幸福而奮斗。”實踐團的成員們對此深刻認同,盡管無數次的練習讓他們筋疲力盡、大汗淋漓,但他們在節目表演時依然神采奕奕、精神昂揚,因為這是為豐富東沙社區群眾業余精神世界所作出的努力。“當我看到臺下的長輩和小朋友們快樂的笑容時我覺得再熱再累都值了!”《鴻雁》的表演者之一坦言道,“舞龍是很累,可是一想起我們是龍的傳人,一想起‘臺上十分鐘’也許就是臺下小朋友民族認同感積累的養料時我又充滿力量。”龍隊長這樣說。
這支實踐隊用這次切身經歷詮釋了什么是“新時代青年”的責任和擔當,詮釋了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幸福感和精神面貌,他們不僅為東沙社區的群眾帶來發自內心的歡聲笑語,讓紅色文藝浸潤人心,更為越來越多的青年投身基層服務提供了學習的范本。毛主席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到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希望理應寄托在青年人身上,未來的擔子已經在青年人的肩上!
作者:劉錦涵 來源: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紅日初升耀非遺,代代相傳續榮光
- 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河,螢燭末之光增輝日月。為了讓世界聽見非遺、看見非遺、感知非遺,讓人們愛上非遺,從而為非遺傳承傳播貢獻力量。
- 11-05
- 憶一抹紅色崢嶸,延一份精神長流
- 紅色傳統、紅色基因蘊含著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精神密碼,不僅是中國民族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凝聚國家、社會和個人共識
- 11-05
- 筑振鄉之基,譜興國之篇
- 為深入了解鄉村振興戰略對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2023年7月7日,河南理工大學應急學院“尋脈文化,筑夢鄉旅”實
-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