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梁裕彩)7月9日江蘇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赴鎮江市丹徒區墻繪繪畫志愿服務地長山村開啟 “手繪鄉村· 青春行動”專項社會實踐活動,圍繞新時代鄉村新面貌主題完成鄉村墻繪,為農村環境提升和美麗鄉村建設貢獻青年力量。

圖為實踐團隊員在墻繪作品合照留念。 通訊員 梁裕彩 供圖
實踐團的隊員進入長山村,長山村村民就十分熱情地歡迎他們。同時,實踐團成員再次細細詢問村民對本次墻繪的要求和期待,以便準確把握村民意愿和鄉村特色,力求墻繪作品能夠繪出長山村鄉村新風貌,體現村民新時代生活新面貌。
“我們老歡迎學生過來畫墻嘞,這墻一畫,整個村子都老好看咧!”村民大嬸跟實踐團隊員們如是說。此外,村干部郭麗麗等人還積極跟隊員們介紹長山村概況。長山村由原上甸村和原長山村合并而成,下轄13個自然村,區域總面積共11.8平方公里。村干部表示肩負長山村高質量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的重任,那就要求辦好鄉村的件件小事,凡是對村好、利村民的事樁樁件件都得辦好,樁樁件件都要緊抓。同時工作人員表示文化建設也是村內建設的重點之一,由村內小公園的健身器材、每隔一段路就出現的垃圾回收桶和文化建設宣傳標語就可直觀感受到村內建設的持續推進。長山村村民及村干部的話語當中,無不表達了對長山村深厚的熱愛,及對于落實關于建設美麗江蘇的重大戰略部署,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殷切期望和重大決心。

圖為實踐隊員據村民意見商議討論墻繪的內容,手繪墻面基礎線條。 通訊員 梁裕彩 供圖
自步入長山村,實踐隊員們細看沿村道路各處,獨屬于鄉村的清新淳樸氣息絲絲灌入肺腑,村容村貌細展眼前。郁郁蔥蔥的大樹生長于平整的道路兩旁,低矮簇擁著的野草與斑斑樹影裹挾著夏天與蟬鳴。鄰里街坊閑時嘮家常,談話聲摻入聲聲笑意,展露出長山村的祥和安寧。實踐隊員們細細揣摩村里美麗自然景色和熱情的村民們,試將鄉村人民與自然和諧相處之美融入墻繪的根根線條中,筆筆勾勒長山村的一磚一瓦,繪出村民的一顰一笑。
感知鄉村提問,鐫刻時代表情。為更好地展現長山村的精神風貌,實踐團的隊員們更是積極思考交流每一筆該落在何處,哪種顏色搭配能更好彰顯鄉村特色。實踐團的隊員們合理分工、默契配合,細細回想村民干部們對村內建設的殷切希望,將自己對于長山村美麗風貌和磅礴精神的理解落在畫筆上每分力度之上,用心繪出鄉村文明建設新畫卷。
七月江蘇,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已經火辣灼人,一波又一波的熱浪直將實踐團隊員吞噬了去,似要生扯出人的疲倦乏力來。然而,積極投入鄉村墻繪實踐活動的青年們卻依舊精神百倍。頂著炎炎烈日,實踐團隊員們早已經汗如雨下,衣衫濕透,發絲黏膩。但他們毫無怨言,依舊嚴謹專注,全身心地投入墻繪實踐活動中,為打造文明鄉風,助力美麗鄉村、文明鄉村、善治鄉村建設貢獻青年力量。以畫筆為載體,繪就社會主義農村新畫卷。實踐隊員們徐徐以顏料為鎮江市長山村的振興故事摹畫上色,細講鄉村新文化、村民新期望。實踐團用心繪就鄉村墻繪作品時,舉手抬足中渾然是新時代新青年的朝氣,一舉一動都透露著青年力度、社會溫度來。身披實踐團隊員們自身已然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沐浴于早晨八九點鐘的陽光中,展現著新時代新青年風采!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完成墻繪作品。 通訊員 梁裕彩 供圖
長山村干部對實踐團隊員們的辛勞工作給予了很大的肯定,并表示如果有機會希望能再次合作共同繪就美麗鄉村,投身美麗鄉村建設事業。這次“手繪鄉村· 青春行動”專項社會實踐活動對實踐團隊員們而言不僅僅是一次鍛煉自己溝通合作等能力的機會,更是一次融入社會實際,投身社會建設的機會。實踐團隊員們用自己手中五彩畫筆細細勾勒了鎮江市長山村的村容村貌村精神,綴以萬里晴空、真誠祝愿,以切身實踐賡續青年志,助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鄉村“各美其美”貢獻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