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緊密銜接,講述鄉村振興的動人故事,推進鄉村旅游的有序發展,深入了解鄉村文旅產業的發展路徑,促進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陜西省鄉村旅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于8月1日前往銅川市宜君縣淌泥河村進行實地考察,開始對旅游發展現狀和政策實施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共同開啟這段享受生態美景、探索共同富裕之路。
圖1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淌泥河村
圖2、圖3 淌泥河村簡介
淌泥河村,隸屬于陜西省銅川市宜君縣哭泉鎮。2020年7月,擬入選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公示名單。2020年8月26日,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淌泥河村位于巍巍廟山腳下,孟姜女文化園一側,被大地奇觀“中國美麗田園”哭泉旱作梯田環抱。全村森林覆蓋率達到80%,淌泥河穿村而過,河兩旁綠樹成蔭,山坡梯田層層疊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鄉愁、致富在這里交匯,文化惠農、景區富農讓淌泥河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渭北名村。
圖4、圖5 淌泥河村梯田景象
8月1日上午,隊員們在淌泥河村前整頓集合,隊長先就實踐活動中的問卷發放、調研和訪談等工作任務做了具體分工和安排,確定了每個隊員的職責,強調了在實踐中要注意交通安全、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接著,隊員們來到淌泥河村委會,取得了當地有關基礎資料,主要有淌泥河村景點介紹,發展現狀,歷史沿革以及其他有關內容。
圖6、圖7 團隊成員們進行訪談
本次實地調研主要圍繞本地村民生活狀況,當地文化習俗以及特色產品展開,采用調查問卷,座談交流以及現場訪談等形式展開工作,詳細考察并分析了本地居民經濟收入與文化生活水平的基本狀況以及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與問題。旨在全面掌握淌泥河村旅游業態特點,把握其發展趨勢,并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調研期間,為更好了解淌泥河村鄉村旅游發展狀況,實踐團對村民和商戶以及旅客都展開了詳細的訪談。在與村干部關于鄉村近幾年發展的談話中,團隊了解到,近年來,淌泥河村開發的鄉村旅游產業成效顯著,“三變”政策+鄉村旅游,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淌泥河村端上了生態這碗飯。前幾年,隨著鄉村旅游熱的不斷蔓延,曾經為護土保墑打造的旱作梯田,憑借其獨特的景觀成了許多游客的旅游必經打卡地,鄉村旅游讓淌泥河村越來越受歡迎。在黨員帶頭下,鄉村農家樂開了起來,民宿落了地,有力地推動了淌泥河村的經濟發展,也讓村集體找到了發展新途徑。淌泥河村配合景區配套發展,突出“用景觀概念建設農村,用旅游理念經營農業”,依托農耕文化完善“支農茶莊”“農耕體驗”等項目功能,在留住鄉愁的同時,留住游客。
圖8 淌泥河村民宿簡介
圖9 淌泥河避暑山莊簡介
“經過將當地村民生活與景點的有機結合,創造出了脫貧小康的新成就,展現了共同富裕的新態勢,達到了扶貧攻堅的新高度,通過看準新形勢,理準新需求,展現了基層干部的創造力,村民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經濟情況明顯改善。”實踐團成員劉中禹同學在調研結束后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此次三下鄉實踐調研活動讓實踐團成員們直觀地感受到了傳統村落的魅力,隊員們切實深入農村,了解了當地的風土人情與發展變化,鍛煉了實踐能力,同時也提高了社會責任感,深入了解了淌泥河村鄉村振興建設的基本情況、傳統古村落保護與利用現狀以及文旅融合長效發展存在的困難及問題,實踐團隊成員們都表示鄉村旅游長效發展乃任重道遠。“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西建大公管學子,以步伐丈量大地,以行動振興鄉村。三下鄉實踐活動雖已告一段落,但這些天的活動卻在隊員們心中播下了理想信念的種子,也讓每位隊員都收獲了許多感動和成長,踐行之旅,追夢不止,堅守信仰,逐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