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鄧智民)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的回信精神,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以實際行動詮釋農大青年的精神風貌與時代擔當。2023年7月4日至7月6日,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重訪習近平總書記河南調研足跡--黨建引領青年實踐團”前往鄭州黃河文化公園、林州紅旗渠紀念館、信陽豫鄂皖革命根據地進行尋訪參觀。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炎黃二帝塑像 (鄧智民 攝)
7月4日,為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和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發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號召,社會實踐團在院黨委組織員陳翔的帶領下來到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實踐團先后來到了黃河文化公園的炎黃廣場、黃河國家地質博物館、毛主席觀察黃河紀念地、哺育雕像等多個地點。實踐團成員在炎黃二帝塑像旁了解上古時期中原黃河流域形成漢族文明的起源;在黃河邊感受黃河母親的洶涌澎湃;在黃河博物館領略黃河流域的風土人情。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毛主席觀察黃河紀念地(鄧智民 攝)
7月5日,實踐團隊第一小隊前往林州紅旗渠紀念館。第一小隊來到紅旗渠紀念館,先后參觀了“千年旱魔,世代抗爭”“紅旗引領,創造奇跡”“英雄人民,太行豐碑”“山河巨變,實現夢想”等展覽內容,全面了解了紅旗渠的由來及建造的全過程;穿過象征紅旗渠精神的“紅飄帶”,走過蜿蜒曲折的“水長城”,來到紅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大家親身體會到了紅旗渠修建者的偉大,再次感受了林縣人民不畏艱險、勇于拼搏的頑強精神。感悟先輩艱苦奮斗的歷程,學習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青年洞(牛茵茵 攝)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紅旗渠(牛雨欣 攝)
7月6日,實踐團隊第二小隊來到信陽市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第二小隊首先在鄂豫皖革命紀念館門前進行了拍照留念,隨后實踐隊員們按照館廳內的順序有序地參觀了展覽的八個部分,通過實地參觀、走訪交流等方式真切的了解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形成、發展、壯大的過程。通過千里躍進大別山、實現中原突圍、革命軍隊的發展感受到先烈們前仆后繼的革命精神和頑強的英雄氣概。深刻學習感悟“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先鋒”的大別山精神。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鄂豫皖革命紀念館(鄧智民 攝)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使團隊成員更好地掌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核心要義,更好的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更好的把個人發展融入民族復興的偉業之中。在革命先烈曾經用生命和熱血拼搏的土地上生活,我們更要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傳統、汲取奮進力量,為民族振興不懈奮斗。團隊成員紛紛表示要以此次學習活動為契機,躬行實踐,投身基層,積極學習革命先輩的崇高品質,傳承共產黨人不畏艱險、甘于奉獻、百折不撓的優秀品格,保持奮斗姿態,擔當時代責任、爭當模范先鋒、牢固樹立跟黨走的信念,不斷提升思想政治覺悟和理論修養,不斷增強工作學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知識落地,讓理想扎根,以奮斗和奉獻譜寫青年的華彩樂章,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盡自身的綿薄之力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