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名群眾的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是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近年來,我國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全國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啟動、成效明顯,取得了一定的積極進展。為更進一步學習更多有關垃圾分類的知識,更深入的了解垃圾分類處理。
7月7日上午,南京工程學院"地球之友"社會實踐團隊來到"江蘇易聯瑞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進行交流學習。該公司主營垃圾分類"投收運處"全鏈條一體化,多次登上學習強國平臺,國家及省市主要媒體,受到部委和省市領導的多次參觀和高度評價。
圖1:與公司交流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在結合網絡資源以及本次交流中我們主要了解到: 1、國內外垃圾分類對比,就發達國家的垃圾分類狀況來說,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并有廣泛的普及度。對于外國的居民來說,垃圾分類投放在他們日常生活中很普遍,分類的觀念已十分深入。而在國內,存在垃圾回收設施分類較簡單,分類指導圖例不明確或缺失,同時城市垃圾中的可回收物種類越來越復雜,還有居民對于垃圾分類的了解不夠深入,垃圾分類觀念有待提高等問題。
2、有關垃圾分類處理,易聯瑞智獨創的兩網融合“龍潭模式”以末端數字化分類處理倒逼前端數據化投、收、運三個環節有效實施,從數字化轉運中心向整個轄區覆蓋四分類清運網絡,將垃圾分類的投、收、運、處理的環節整合為一體。并針對網絡中各類型主體采用不同分類投放和收集模式,進一步擴大了四分類垃圾特別是可回收物的回收總量。“龍潭模式”加強了對后端的資源整合(體現在后端企業的“兩網融合”合作)和技術升級,推動了其他垃圾向低附加值可回收物轉化、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向一般可回收物逐步轉化,使龍潭街道成為了“兩網融合”示范區。
圖2:龍潭街道垃圾分類數字化轉運中心(圖片來自網絡)
3、關于"無廢城市",“無廢城市”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無廢”并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4、垃圾處理方式,目前垃圾處理方式分為三大類,分別是衛生填埋、高溫堆肥和焚燒。垃圾是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復雜多樣,且具有污染性、資源性和社會性,需要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和社會化處理,如不能妥善處理,就會污染環境,浪費資源。
圖3:公司圖片
通過本次交流學習,實踐團隊從中學習到了更多有關垃圾分類的知識和經驗,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家會更好的運用相關知識做好垃圾分類,為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4:活動結束合影